第1章_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_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 击穿发生在波前或峰值,取此刻值 击穿发生在波尾,取峰值 未击穿 * 用实验确定间隙伏-秒特性的方法:对同一间隙,施加一系列标准波形的冲击电压,使间隙击穿,用示波器记录击穿电压U与击穿时间t。 l-0%伏秒特性; 2-100%伏秒特性; 3-50%伏秒特性; 4-50%冲击击穿电压; 5-0%冲击击穿电压 (即静态击穿电压) 伏秒特性实际分散情况 * 50%击穿电压 指在该电压下进行多次试验,气隙击穿概率为50%. 2us冲击击穿电压 指气隙在该电压下发生击穿放电,其击穿时间大于或小于2us的概率各为50%。 * 极不均匀场间隙(s1)和均匀及稍不均匀场间隙(s2)的伏秒特性 两个间隙伏秒特性交叉的情况 * 电气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和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a)正确配合 (b)不正确配合 绝缘的 伏-秒特性 避雷器的 伏-秒特性 (本节完) 电离与复合作用的关系 带电质点的产生:电离过程吸收能量,产生电子等带电质点,促进放电过程发展,电气强度降低,不利于绝缘; 带电质点的消失:复合过程释放能量,使带电质点减少消失,阻碍放电过程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绝缘强度。 两种过程在气体放电过程中同时存在,条件不同,强弱程度不同: 电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高能量区;复合主要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带电质点复合过程的光辐射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成为二次电离的条件。 1.1.2 低气压下均匀电场的自持放电的汤逊理论与巴申定律 汤逊电子崩理论: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提出气体放电理论,尽管适用范围有限,但对放电机理的阐述具有普遍意义,至今仍是放电物理的基础理论。 外加电压很小时,气隙中的电流是由外界光电离因素造成。OA段线性,AB段饱和,良好绝缘状态,电流很小。BC段急剧上升。 放电的电子崩阶段 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的不同特点 电流随外施电压的提高而增大,因为带电质点向电极运动的速度加快复合率减小 电流饱和,带电质点全部进入电极,电流仅取决于外电离因素的强弱(良好的绝缘状态) 电流开始增大,由于电子碰撞电离引起的 电流急剧上升放电过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击穿) ??原因 外施电压小于U0时的放电是非自持放电。电压到达U0后,电流剧增,间隙中电离过程只靠外施电压已能维持,不再需要外电离因素。 自持放电起始电压 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的不同特点 电流随外施电压的提高而增大原因:带电质点向电极运动的速度加快,复合减弱,电流增加 电流饱和原因:带电质点全部进入电极,电流仅取决于外电离因素的强弱(良好的绝缘状态) 电流开始增大原因:形成电子崩,是由于电子碰撞电离引起的 电流急剧上升放电过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击穿)原因:形成自持放电 外施电压小于U0时的放电是非自持放电。电压到达U0后,电流剧增,间隙中电离过程只靠外施电压已能维持,不再需要外电离因素(撤掉光照射)。 自持放电起始电压 重要概念 非自持放电:电压小于U0时,取消外电离因素,间隙电流消失。 自持放电:电压大于U0时,取消外电离因素,间隙电流靠电场作用能自行维持。 电子崩:场强高达某一定值后,气体发生连续的碰撞电离,如雪崩状发展过程,电流急剧增加。U0为击穿电压。 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一个电子由阴极到阳极行程中,每1cm路程与气体质点发生碰撞电离平均次数。即:单位行程内因碰撞电离而产生的自由电子数。 正离子碰撞电离系数β:可忽略。 阴极表面碰撞电离系数γ:单个正离子撞击阴极平均发射出的自由电子数。 电子崩的形成(BC段电流剧增原因) 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代表一个电子沿电力线方向行经1cm时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电子崩内电子数的计算 γ过程与自持放电条件 一个电子从阴极到阳极因电子崩形成正离子数为 ead-1 正离子撞击阴极形成二次自由电子数为γ(ead-1) ,若它等于1,意味着阴极产生原电子的一个后继电子替身,使放电得以自持。 自持放电条件 pd 值较小的情况(汤逊) (1)汤逊自持放电判据 (2)气体击穿的巴申定律 (3)气体密度对击穿的影响 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 研究表明:汤逊理论能解释低气压、pd较小时的放电现象;当pd过小或过大时,放电机理变化,不适用。 pd过大时,汤逊理论无法解释许多实验现象。 pd过大时(大气压下)难以假释的现象: 放电外形:出现放电分支细通道,非充满放电空间。 放电时间:低气压下汤逊理论的计算值与实验符合,高气压下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 击穿电压: pd大时,计算值与实验值差别大。 阴极材料的影响:汤逊放电及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有关,而高气压下间隙击穿电压基本与电极材料无关 pd 值较大的情况(流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