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文综历史试题部分回放 中考试题是“雾里看花”吗?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难以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国际地位下降)。 (3)革命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的道路。开拓者: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 (1)未读完就能做 (2)读完概括就能完成。一些考生是被陌生的资料唬住了,大脑在紧张的情况下失去了判断能力。简单的推理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3)属于知识的运用层面,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史佐论) 2010年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2)(3)略 在《近代欧美国家巨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使学生知道,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 ——摘自课标解读第六章 中考考题特点 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力图用生动的史料描述历史,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再认、再现历史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试题既鲜明体现新课标宗旨,又不是课程目标的机械再现,需要我们对课标有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学习。 难题多出现在事件之间纵横联系的考查。需要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宏观看待历史,多角度、多层面看待历史的演进发展。 中考考什么 考课标。 给力社会生活。 考阅读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知识迁移等综合能力。 考论从史出,以史佐论的方法 ——历史试题负责人张玉文 1、强调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要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学习和考试当中,有思维在进行。 2、强调课标,简化知识。知识的简化才能留出空间给师生参与生成。比如鸦片战争一课就是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3、重视知识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 4、历史教育的价值是给学生成长的经验,即情感态度价值观。 5、材料选择题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明确的方向,避免弯路 科学的方法,务实有效 优质的资料,事半功倍 方向 一、研究课标和历年考题为我们指明复习的方向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考试的依据,自然也就是我们师生学习和应考的依据。 课标以及课程解读是我们准备新授课和复习课时的第一依据。要做到把课标烂熟于心,明确什么是可讲可不讲的,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什么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在平时面对学生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回答,在讲解每一张试卷,都必须拿课标要求作对照。 对课标与解读的学习极其欠缺 28.请准确地写出《课标》中涉及到《鸦片战争》这一课的内容标准。(3分) 一位老师所理解的课程目标: 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掌握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和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危害,《南京条约》的内容危害,通过学习使学生分析鸦片战争 的原因,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使学生感悟中国近代多灾多难的原因,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奋发图强精神。 在减少学习内容,获得较大的空间,来把凸显的问题做深入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 29.以下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部分目标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略)②“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属于哪个层次,简述你在教学中如何落实。(6分) 1、一些老师把意义背写下来作为答案。 2、有的只是解释了抗战胜利是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和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没有提到如何使学生达成这一认识,也就是没有体现出学生“探究”。 3、雷同卷惊人。一个原因就是老师们拿不准该怎么答,时间有限只能相互参考。于是在一个考场十几份雷同卷。 4、抗战与解放战争相混,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相混。这说明一些老师的基本知识还很欠缺,这里不是我想要表达的重点 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纵向比较法。由学生或者师生一起回顾近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