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docVIP

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doc

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   摘要:近几年,破坏性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破坏性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在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针对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的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地震灾害;生命救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3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地震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发性和破坏性。根据统计规律,强震的在短短十几秒内成灾,强烈的地震波使大批建筑物倒毁。然而众多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因建筑物倒塌而被立时压毙的人占地震总死亡人数的50%,而震后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援而被闷死、呛死、失血过多和饥渴而死的人却有30%-40%之多,剩余的10%-20%则是由于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水灾、火灾、疫病、冻馁等致死。1983年对中国山东菏泽震后救灾工作的调查统计总结显示,被救出的的被压埋人员的存活率,震后20min内救出的高达98.3%以上,1h内的降为63.7%。而如果2h内被压埋人员还没有被救出,窒息而死的人数将达到58.6%以上。而《美国联邦政府应急反应计划》指出:“震后72h之后,被压埋人员的死亡率急剧上升。”不难看出,于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一、破坏性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特点   1.1 救援持续时间长,救援人员身体疲惫,饮食供应困难   破坏性地震中,准确定位被压埋人员后,在打通救援通道过程中,时间和精力大量消耗。各类破拆设备主要构件长时间的使用容易损坏,在一些狭小空间中,设备操作和施救人员动作难度加大。救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降低,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大震之后的余震,容易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救援危险大而不得不暂停救援。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最长时间达到近170个小时,对于救援人员和设备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救援人员自身的饮食供应相当困难,尽管救援人员出发时,自带了两三日的干粮和饮用水,但是长时间的长途跋涉,以及主动让粮于灾民,救援人员饮食供应不能保障,大大降低了体能,加之恶劣天气诸如暴雨等,连续战斗几个夜晚不能合眼,身体十分疲惫,但是由于进入灾区救援官兵数量有限,不能得到轮换休息,只能坚持持续作战。   1.2 救援作业环境复杂   地震后,建筑物坍塌严重,被埋人员亲属以及志愿者、救援队人员众多,现场秩序一般较为混乱,有的被埋人员亲属有时会出现不理智行为;交通、电力、天然气、通信等各类基础性工程遭到严重破坏而呈现瘫痪状态;破坏性地震,往往伴随余震及恶劣天气,凡此种种,使得救援作业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而杂乱,加大了救援难度。   1.3 救援设备需求大,难以运达现场   破坏性地震救援,需要用到诸如雷达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进行全方位搜索,准确定位被压埋人员,同时需要用起吊、挖掘、破拆、顶升和支撑的设备进行救援。有一些大型起吊、重型铲车、救护车等需要政府统一调拨。此外,现场救援人员需要发挥创造性因地制宜利用现场砖块等,就地取材制作支撑等构件。由于地震造成的桥梁毁坏、道路坍塌等,使得交通受阻,大型工程机械和救援设备难以第一时间运达救援现场。随着通往重灾区的道路逐步打通,急需的工程机械和救援设备陆续达到救援现场,但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   1.4 人员素质要求高   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时间紧迫,持续时间长,作业环境复杂,救援难度大,对施救者的综合救援能力要求极高,在这种风险高,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救援中,一定的救援知识和经验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求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应用各种搜索、救生、固定、支撑、加固、破拆等设备,对已经毁坏的建筑物做出评判,确保安全施救。   1.5 救援危险系数高   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危险性表现为:一是遇着威胁。以08年汶川地震为例,震后余震总数达6000多起,其中6.0级以上余震有4起。余震的可能依法第二次坍塌,使得打通的通道出现塌方等;二是救援人员破拆时,使用设备冲击力强,可能因为震动较大造成新的垮塌;三是救援时的钢筋、玻璃等尖锐物品容易对救援造成刺伤;四是救援持续时间长,救援人员持续作战,精力、体力随着救援时间的拉长而下降,过度劳累可能造成人员重伤或是死亡;五是地震引发的煤气泄漏、瘟疫等次生灾害容易引起人员中毒或是感染疾病。   二、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统一作战机制不完善   破坏性地震通常受灾面积大,被困人员多,救援指挥过程,救援队伍被分割使用,各批次救援队不能协同配合,影响了救援效果。汶川地震救援分析指出,各救援部队基本是以总队为单位,各自为战,一个救援现场甚至出现多大8个省区的部队,现场没有智慧,协作攻坚没有默契,信息有效交流不充分,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