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doc
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塞罕坝土层瘠薄的山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简要研究,通过选种、整地、水土保持等多种技术措施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希望本文的研究在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提高造林成效,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关键词】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塞罕坝瘠薄山地年降雨量少,而且降水集中,降雨量的60%集中在6~9月份,大部分雨水都形成径流而损失,雨水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求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必须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一、瘠薄山地造林的一般措施
1、适地适树
应以耐干旱、耐瘠薄的油松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次可栽植沙棘和柠条,形成乔灌相结合的种植类型,不仅在干旱季节保证了种植的保存率,同时在成林后形成的林分格局层次分明,树种丰富,避免了树种的单一性。
2、整地技术
一般水平阶整地比鱼鳞坑和小穴整地好。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地表径流的临界作用是:水平沟为75%以上,鱼鳞坑为30%以上,小丘为15%以上。在整地时间上一般以雨季最为理想,春季次之,秋季最差。
3、集水技术
瘠薄地区影响树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水”,通过修筑水窑,把自然降雨的水集中起来,为主旱期苗木的生长提供水源。
4、栽植技术
选用苗木必须选用没有病虫害,符合规格的一级壮苗,标准是指根径粗、须根多、发育健全、顶芽饱满、色泽正常的苗木。
春季栽植,一般在土壤解冻20~25厘米时,就要抓紧栽植。可采用先植阳坡,后植阴坡,先栽小苗,后栽大苗,在土壤水分大量蒸发之前,苗木已长出新根;雨季栽植,一般应在透雨后的连阴天或降雨之前,也可冒着小雨栽植。要善于观察天气和注意天气预报,掌握好栽植的有利时机,这是保证雨季栽植成功的关键;秋季栽植,在落叶之后,土冻之前最为适宜,这时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有利于苗木或种子吸水扎根,翌年早春还能直接吸收解冻水,生根快萌芽早,待春旱到来,已恢复正常生长,增强了抗性,使栽植成活和生长有了保障。
二、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塞罕坝瘠薄山地的特点是土层非常薄,部分地方石头多土壤少。这样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树木的生长,所以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除了选好合适的树种,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水,保土的措施。
1、塞罕坝瘠薄山地树种的选择
山地造林选择树种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耐旱,耐瘠薄,最好选择根系发达,萌孽力强的品种,这样的树种固土作用大,适应性强。选用的树种有以下几种。
侧柏:侧柏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品种,它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侧柏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叶、枝扁平,成龄树高达20m,侧根发达,萌芽力强,寿命长。
油松:油松是常绿乔木针叶树种,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或伞形。油松是强阳性树种,性强健耐寒,能耐-30℃的低温,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有了合适的树种还不够,还要选择健壮的苗木。
2、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的选苗和起苗
在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的地区,必须使用带土坨的苗子,目前,大多数常绿树种的苗子都可以带着土坨栽植。
选择这样的苗子时,也要看苗龄,两年以上苗龄,高度在80cm以上,根径1cm以上的苗子更容易成活。
起苗的时候,要在离根部13-15cm处开挖,围绕根部开挖一周,最后用铲子将整个土坨翘起,要求起苗的时候尽量不要伤根系。
土坨挖出之后,用铲子将它修成圆形,以便将来栽植的时候与新土结合紧密。然后用黑色的塑料袋将整个土坨包起来,包裹土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根系失水,二是防止土壤干燥后脱落。
由于苗木在培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的根系、新的枝叶,也就建立了一个新的生理平衡体系。造林的时候,连同无纺布包裹着的土球一起运输,不仅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使根系没有损伤,而且水分消耗极少。所以苗木在栽植后成活率可高达100%,而且无缓苗现象。
3、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的整地方式
整地是造林的一道重要工序,是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整地首先使土壤变得疏松,一方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
鱼鳞坑整地是山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坡度在30度以上的瘠薄山地。因为整地后的树坑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鱼鳞坑整地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小,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方法。
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的大小可以根据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0.8-1.5m,坑长0.6-1.0m,坑距2.0-3.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