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博吾
现代书法的鉴赏
美教:刘方伟
作者:陶博吾(1900--1996)
江西彭泽人。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栗里后人。自幼喜习书画诗文。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
陶博吾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出名较晚,且一旦出名,又名重于山,因此,一般人都以为陶博吾是大器晚成。其实,陶博吾...当然,如果不是天假以年,陶博吾长寿,或许先生的英名真的会被埋没很久。 陶博吾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见长...
陶博吾(二)
百年孤独一鸣惊人——陶博吾的艺术人生
陶博吾乳名卯生,谱名国顺,字博吾,学名陶文,别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生于1900年,1996年仙逝,走完了孤寂不凡、大器晚成的艺术人生。他的经历和陈子庄、黄秋园和徐生翁一样,不为当时所知而为后世推崇。陶博吾已是当代所公认的诗书画全面发展的艺术大师,尤其他的书法,位列20世纪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一生勤黾,著有《博吾诗存》和《小篆研究》,《小篆研究》共分三卷,一、二卷毁于 文革 ,第三卷更名为《习篆一径》,虽不问世事,但天灾人祸,世事纷纭,却残遭不幸,天太何忍?!除此之外,还有《石鼓文集联》和《散氏盘集联》等。
? ? 陶博吾6 岁从乡贤周载西先生启蒙习书,8 岁开始临习颜柳之书,9 岁对唐诗宋词过目成诵。1918年入沙河农业学校读书。26岁考入南京美专,从沈溪桥、梁公约学习书画,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旅。但因为军阀混战,只学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乡贤清末翰林许之静先生此时对他说: 你的画我不懂,但字还要练。 给了他很大的震动。因而真正学艺应从1929年修业于上海昌明艺专算起,师从王一亭、黄宾虹和潘天寿诸先生,为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学业有成之后,他没有选择在留在繁华的沪上,而是取道充满田园般生活意趣的彭泽故园,筑 吾园 而居,颇有五柳先生遗风,并自撰一联: 借书画以消遣浮生,敢说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更何须再求胜迹,最难得山居彭泽,面对匡庐。 与其说这是陶博吾对山水田园胜迹的眷恋和以书画遣怀的消极人生态度,到不如说是陶博吾将书画艺术视为生命永恒依附的积极选择,在他的诗文书画中,可以感受到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 和 守拙归田园 的心绪,但没有陶渊明 误落尘网中 和 久在樊笼里 的失落。
? ? 陶博吾一生痴迷翰墨,沉酣其间,这是他的艺术理想。世人皆知其大器晚成,实际上陶博吾天分极高,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只是他不具备 前卫 意识,寄情山水田园,不愿意或太刻意包装和炒作自己。从他的诗中透露出来的是他的自然适性,胸无怨气的浅吟低唱,极为舒缓平和、从容不迫,由此见证了他走入书画创作之境的淡然心态,以书画自娱,终生不仕的理想。 数点白云埋幽壑,钟声断续满空山。我来最爱萧疏处,翠竹苍山水一湾。疏林红叶秋山晚,短棹扁舟野岸回。世事茫茫何处是,故园松菊待归来。自辟园林居寂岑,芭蕉修竹有深阴。任他世上烟尘满,尽日杜门作苦吟。 再如 尽日忘归去,漾舟任晚风。山随云影近,波带夕阳红。前村是何处,隔浦问渔翁。 深厚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无疑为他的书法造诣奠定了坚实基础。陶博吾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精,而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陶博吾的大篆,无疑是集中在《散氏盘》和《石鼓文》方面。所书《石鼓文》最初受吴昌硕影响较深。他在学书自述中说: 在沪时经常到东迈先生(吴昌硕长子)家作客,见缶老真迹很多,感受及深。我爱好吴缶老的石鼓文,苍老古拙,其用笔中锋,力能扛鼎,金石味及浓,故从之。后思变法,使之宕逸。我学吴缶老的石鼓体会是要钻得进,还要跳得出。 由此可知,陶博吾的书法最初虽然追随吴昌硕,但由于其个性使然,凭自己的功底和胆识,对吴昌硕有取有舍,羽化而出。
? ? 陶博吾一生写《石鼓文》不辍,与吴氏众多的弟子及追随者不同,陶博吾能师其心而不蹈袭其辙迹,胆敢独造,把吴昌硕苍郁古厚的篆法推向写意的化境,书写更加自由酣畅。如果说吴昌硕对原版《石鼓文》的改造是一种对古典精神的暗合,陶博吾对吴昌硕《石鼓文》则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渗透,着重的是篆书意趣,在吴昌硕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犹如王铎对米芾行书的发展为了节奏气势的抒扬,他不再随体诘屈,而把许多曲折繁杂的笔致加以简化,用行楷书用笔来写大篆,打破了原版《石鼓文》结构的匀称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