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花草塘 假木贼 梭梭 沙拐枣 荒漠土壤的共同特征是:土壤砾质化明显,有明显的砾幂层;碳酸钙表聚明显,砾幂底部常有白色的碳酸钙聚积;地表常见黑色的漆皮与表层结壳,结壳有龟裂现象,厚2㎝左右,其下连接大量的孔洞气泡;发育层浅薄,在表层以下为紧实的过渡层;心土层有一定的易溶性盐和石膏聚积,可见斑点状、晶体状或簇状石膏盐类结晶,有时可见残积盐化层、石膏磐层或石膏和盐类磐层。 荒漠土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荒漠地区。全世界荒漠土的总面积约为162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7%。主要分布在下述六个地区:(1)非洲撒哈拉大荒漠;(2)大洋洲大荒漠;(3)中亚大荒漠;(4)阿拉伯大荒漠;(5)南美大荒漠;(6)美国西部大荒漠。其中从撒哈拉大荒漠经阿拉伯大荒漠到中亚大荒漠,差不多是一条相连的荒漠带,面积约占全世界荒漠总面积的67%。中亚大荒漠包括中亚细亚荒漠、蒙古和我国西北部荒漠地区。 我国荒漠地区包括甘、新、青、宁、内蒙等省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左右。 (1)地理分布 世界荒漠土壤分布图 我国荒漠土分布区的地形有冲-洪积平原,也有丘陵、低山、剥蚀高原和盆地,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柴达木盆地,高程相差极为悬殊。成土母质在丘陵低山地区以残积物和坡积残积为主,而平原地区以洪积物、冲积物与黄土状沉积物为主,除黄土状母质为细土物质外,多属砂砾堆积物,甚至堆积成厚的砂砾层。 1)腐殖质累积作用微弱 荒漠地区的植被属小半灌木和灌木荒漠类型,地上部分产量低,每公顷干物质量不足600公斤,甚至不到250公斤。这些植物生长缓慢,每年只有不足地上部分总量的百分之一的干物质成为凋落物,根系虽然发达,且每年都有一部分细根死亡,但数量也很有限,而且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限的有机质也迅速矿化,以致不可能形成明显的腐殖质层。荒漠土的形成特性也反映在腐殖质的组成上,富里酸的含量比胡敏酸含量高。 (2)成土过程 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淋溶作用很微弱,在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就地聚积未受淋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在土壤的表层聚积了大量的石灰质。同时土壤深层的石灰质,也随着水分的向上强烈蒸发,以重碳酸钙形式移运到土壤表层,当土表增温干燥之后,重碳酸钙便迅速转化成碳酸钙,在表层产生聚积现象。气候越干旱,石灰表聚作用愈明显。棕漠土的石灰表聚作用最强,其次是灰棕漠土,灰漠土最轻。 2)石灰的表聚作用明显 在荒漠土中,无论母质粗细或成土年龄的大小,土壤剖面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石膏和易溶盐的聚积,其累积的程度通常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聚积量从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逐渐增加,而且聚积层位也按此顺序逐渐变浅。 3)石膏和易溶盐的聚积 除黄土状母质上发育的荒漠土外,其他母质上发育的荒漠土一般表层都有厚薄不一的砂砾层覆盖。这些砂砾的来源,有的是岩石风化的残积层,有的是地质历史过程沉积的砂砾层。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昼夜温差很大,物理风化强烈,石块不断由大变小,之后经过长期风蚀,地面细土被风吹走,遗留下粗砂、砾石。荒漠土的砾质化很普遍,砾石的含量由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并由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递增。 4)砾质化 荒漠土的砾石层受荒漠岩漆、碳酸钙、石膏、可溶盐等的混合胶结,形成黑色荒漠砾幂,它对下层土壤可起保护作用,免遭风蚀作用,因而砾幂之下一般细土物质显著增多,多呈貌似“粘化层”的细土层。富含粘粒的亚表层较为紧实,而且呈鲜棕色或红棕色,甚至呈玫瑰红色。土壤化学组成表明,该层的铁含量较高;有氢氧化铁和氧化铁浸染或铁质化现象。随着气温的增高而逐渐加强,铁质染色由灰漠土、灰棕漠土的褐棕色或红棕色,而到棕漠土的棕红色或玫瑰红色。 5)弱铁质化作用 1)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干旱土壤水分状况是用来鉴定荒漠土的重要诊断特性。反映荒漠土主要成土过程的诊断层有弱腐殖质表层、貌似粘化层、石膏聚积层和易溶盐聚积层。 (3)主要性状 2)形态特征 荒漠土在形态上一般有以下三个发生层: A.孔状结皮和结皮下的片状或鳞片状层? 孔状结皮层很薄,它的形成是在土壤表层短暂湿润之后迅速变干时,重碳酸盐转变为碳酸盐并释出CO2,从而造成土壤表层出现许多小孔 。从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多孔结皮层与片状或鳞片状层的发育程度和厚度逐渐减弱和变薄。 B.棕色而紧实的亚表层? 受上层结皮或荒漠砾幂的保护,亚表层细土物质增加,形成较紧实的层次。在这一层中,活性铁以及粘粒含量都比较高,常显铁质染色现象,呈不明显的块状或棱块状结构。 C.石膏易溶盐聚积层? 荒漠土剖面的中、下部一般都有石膏和易溶盐的累积,有的甚至还出现很厚的石膏层和盐磐。 (4)利用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西南15G701-1建筑工程标准 .docx VIP
- 《L型槽不出筋叠合板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5山东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防餐具破损培训.pptx VIP
- 2023年人大同等学力研究生微观经济学题库答案汇总.docx VIP
- 最新个人委托书范本(通用).doc VIP
-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件-中职高一《中国历史》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标签打印操作规程.docx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一9《寻找安乐窝》中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