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及国际背景(一)概念.doc

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及国际背景(一)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浅析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及国际背景(一) ? ? [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其爆发前,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方面,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的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终于拉开了纷繁复杂、轰轰烈烈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同时,这些问题的处理对于处理今日中国在有关方面的问题也起到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 阶级矛盾 民族危机 ?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民族之一,曾以自己的勤奋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她却一直是在一种孤立、封闭与和谐的“亚西亚”的状态中生活,一直是在一种建立在东方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主义的体制下遵循着一种富足而又少嫌宁静祥和的生活理念。她虽也几度浮沉,历经沧桑,但她终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而在这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她又太过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执迷于“万世一系”、“为天下共主”j、“君临万国”k的美梦,而不能感觉她身边世界正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了解中国是如何进入近代社会的,那么就要知道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前的历史背景,即国内环境与国际背景。这是我们确切定位近代中国的客观的基本条件。 首先我们分析国内的环境。 一、封建社会末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方面,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自然经济结构通过农业和手工业的直接结合,节省了巨大的物力并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贵族和皇室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农民则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因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两大基本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斗争之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根源,即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总是利用其掌握的经济或政治上的特权谋求对生产资料的最大占有,大搞土地兼并,从而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贵族权贵手中,而广大的农民则更多的失去其赖以为生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2000多年。土地兼并现象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两代,较之前朝,而是更加突出、更加严重、更加尖锐了。正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湖南巡抚杨锡绞所说:“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l。典型的有:清朝乾隆皇帝(1736~1795年)的宠臣和珅拥有土地八十多万亩;道光皇帝(1821~1850年)时的大臣琦善则有田二百五十六万亩,而拥有数百亩、数千亩的则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土地兼并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必然加速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日益繁重的地租、猛于虎的赋税、徭役的压迫和高利贷的盘剥,使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诚如龚自珍所说:“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便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定盫文集》卷中《西域置行省议》)?由此必然带来手工业工人、城市下层群众和农民阶级以暴力的方式进行反抗。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白莲教、天地会等反对清王朝的民间秘密组织十分活跃,各地起义不断。尤其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年的农民大起义,更是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虽然起义遭到残酷的镇压而失败,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仍然此伏彼起,持续不断。从而一场浩浩荡荡的、规模更加宏大、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犹如在弦之箭,势在必发,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瓦解着清王朝的统治。古老的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寿终正寝。 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没有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对立形式,即指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个体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的小生产经济。其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单位自身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这种经济形式,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它是由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决定的。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模式逐步发生分解。英国等首发资本主义国家最初企图采取“商品战术”来打开中国的大门。因此向中国大量倾销其棉纺织品。大量入销的洋纱洋布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使紡与织、织与耕相分离。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上没落道路。正如郑观应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布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油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致而价廉,且成功亦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费,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事危言》卷七,纺织,第20页)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