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月涛声吼地来--浅谈决澜社
八月涛声吼地来——决澜社之艺术精神王德路 2014013254 决澜社成员合影。后排左起:庞薰琹、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摄于1932年。庞薰琹在其《决澜社小史》中如是写道:“薰琹自xx画会会员星散后,蛰居沪上年余,观夫今日中国艺术界精神之颓废,与中国文化之日趋堕落,辄深自痛心,但自知识浅力薄,倾一己之力,不足以稍挽颓风,乃思集合数同志,互相探讨,一力求自我之进步,二集数人之力或能有所贡献于世人,此组织决澜社之原因也。”在庞薰琹、倪贻德等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1931年9月23日举行初次会务会议,决议成立决澜社。八月潮声吼地来,决澜社的成立势必将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注入新鲜的血液。“决澜社力士们,要在这消沉的古国中,用艺术将汉魂沸腾,他们要喷涌起猛烈的热情,呼啸着将那一陈旧的遗毒冲尽”。决澜社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他所提倡主张的种种艺术观点也引领着中国近代美术的深入改革。现论写其艺术观点如下:破旧立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大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仍然未被完全清除,中国国内风气不开、国际形势复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不满足于中国艺术沉沦不振的仁人志士组织成立了决澜社。最初的组织者庞薰琹只有26岁,倪贻德也仅31岁,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一腔艺术热情,为中国的艺术界大声疾呼。这样一个新生的绘画艺术团体,如同黑夜中的启明星,必将会掀起一场耀眼的波涛。事实上正是如此,决澜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旧势力进行着摧枯拉朽似的冲击、反叛。决澜社成立之初,由倪贻德拟就的《决澜社宣言》中这样写道:“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 决澜社的组织者大多留学西方,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并满怀着大气磅礴的艺术变革精神。这种追求创新的艺术精神,这种不安于现状,不囿于历史的艺术精神确立了决澜社的艺术品格,彰显了中国美术界的改革新声。形式主义和表现主义倾向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从19末的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开始,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史。它包括这个时期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点、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绘画流派。现代主义绘画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在表现上追求怪诞、新奇、独创,强调新鲜的感受和奇特形式的表现及创造。现代绘画中表现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对印象主义追求自然氛围效果和客观的超然态度以及当时无生气的艺术状况的一种反抗,以表现主体强烈的感情为目的。表现主义者不再把自然界作为绘画的来源,它转而直接表现美术家的观念与直觉,注重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决澜社宣言中提出了反对模仿论,提倡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艺术观点:“我们承认绘画绝不是自然的模仿,也不是死板的形骸的反复,我们要用全生命来赤裸裸地表现我们泼剌的精神。”决澜社在艺术追求上是紧追着时代的发展脚步的。这种艺术倾向成为决澜社创作的一个主题,并成为中国近代美术中的一颗耀眼新星。使古老的中国逐渐走上了现代化艺术的道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总体认同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形态向现代转型,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出现现代艺术运动。这一潮流经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生带到中国,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本土掀起现代艺术的高潮,并相继出现倡导现代艺术的团体,如天马会、艺术运动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决澜社等。其中,决澜社明确提出了倡导现代艺术的口号,积极组织展览,成为现代艺术团体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决澜社对西方现代主义也采取总体认同的态度,在其绘画作品中也屡屡展现现代主义的魅力。决澜社希望以这种革新的精神来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历史的洪流卷入现代世界的语境中,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来说,缺少的正是这种具有现代精神的革新。决澜社的探索为中国的现代艺术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先声。作为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庞薰琹在1925年留学法国期间,一次又一次见证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与魅力,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创作对各种现代艺术语言作了尝试。1931年回国后,庞薰琹致力于现代主义的艺术创作。其作品《如此巴黎》用拼贴剪影的方式表现了对现代都市的印象。决澜社的其他成员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善于接受新型的艺术表现语言,乐于进行艺术表现方式的创新,这种精神正是决澜社的魅力所在。附:决澜社宣言: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无数低能者的蠢动,无数浅薄者的叫嚣。我们往古创造的天才到哪里去了?我们往古光荣的历史到哪里去了!我们现在整个的艺术界只是衰颓和病弱。我们再不能安于这样妥协的环境中。我们再也不能任其奄奄一息以待毙。让我们起来吧!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