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2007教学大纲笔记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ffice2007教学大纲笔记分析

第一部分 打字 打字分为拼音打字和五笔打字两部分,无论哪一种输入法,都需要大家认真的练习,必须要实现盲打,练好打字—终生受益! 注:一个合格的文职工作要求一分钟输入50个字以上。 只要用心了,就一定有收获。 电脑基础 第一讲 电脑入门 计算机概述(约20分钟) 定义:能够精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定义由特点,作用和本质三部分构成。精确,快速,高效是计算机的特点;进行算术运算与逻辑判断是计算机的作用,其本质是电子设备。 产生: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 关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物理学家毛彻莱和电子工程师埃科特在海军部的支持下,以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为指导,研制出一台电子真空管计算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9000个电子真空管,每个电子管像小灯泡那么大,其总耗电量5KW,重量大约30T,占地面积约167M2,计算机速度大约为每秒5000次。这台计算机开始主要用于大炮的弹道计算,后来也用于核武器研究方面的计算机和天气预报。这台计算机一直运行到1955年10月宣布退役。 发展阶段 1946—1956:电子管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故称为电子管计算机。 其特点: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维护困难;计算机速度慢,一般为每秒1千次到1万次运算;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纸带或卡片;存储空间有限;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957—1962:晶体管时代 采用晶体管作元件,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计算机速度加快,达到每秒几万次到几十万次;采用磁盘和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存储总量大大提高;应用领域扩大,除计算外还用于数据处理和实时过程控制。 1963—1970:集成电路时代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寿命更长;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百万次运算;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而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应用领域扩大到企业管理和辅助设计等领域。 1971—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采用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更小,可靠性更好寿命更长;计算速度加快,每秒几千万次到几十亿次;软件配置丰富;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在各领域大显身手,并进入网络时代 综上,我们可总结出计算机发展趋势(口述):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多媒体化与网络化 计算机特点 运行速度快 *现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已达到几百万到上千万MIPS(MIPS:每秒可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应用于天气预报和地质勘测等尖端科技中。 *通过发展阶段可总结出第一台5000次每秒到现在几十亿次每秒,甚至有的计算机达到数千亿次及至数万亿次 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一般可达到十几位,几十位甚至几百位以上的有效数字精度。计算机的高精确性使它可应用于航天,航空及核物理等方面的计算中 存储能力强 计算机的存储器类似于人的大脑。能把数据等信息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它们调出来 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上一步执行的结果,运用逻辑判断的功能自动确定下一步的应该执行什么命令。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功能,所以它不仅能解决数值计算机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非数值计算机问题,如图像识别等 *1997年5月11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IBM公司的国际象棋电脑“深蓝”的六局对抗赛降下帷幕。在前五局以2.5对2.5打平的情况下,卡斯帕罗夫在第六盘决胜局中仅走了19步就向“深蓝”拱手称臣。整场比赛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深蓝”赢得了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对抗。通过人机对弈说明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由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的计算机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由硬件引发的故障越来越少。现代计算机不仅可以用于数值计算,它几乎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一切类型的问题,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由我国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发制造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可以在1小时内,同时完成4次36小时的中国周边、北方大部、北京周边、北京市奥运会需要的气象预报计算机,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精度1公里,即精确到每个奥运会场馆;在2小时内,可以同时完成20次上海黄浦江过江隧道三维结构的地震数值分析的计算机,能够精细评估隧道的搞震能力。 数据处理 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合并、分类和统计等加工处理。通常用在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情报检索以及报表统计等领域。比如,人口统计,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金融财务管理,仓库物资管理等。 办公自动化 编辑排版各种文件;制作表格;数据计算等等 自动控制 指不要人工干预通过计算机对某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