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靖安农宿文化资源.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点靖安农宿文化资源

盘点“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农宿文化资源 一、农宿文化的提出 靖安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好去处。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里幻化成一个神奇世界。天然的摩岩溶洞,罕见的珍禽异兽,古香古色的驿道村庄。无不令人流连忘返,以致历史上许多像曾巩、刘慎虚这样的文字巨匠都弯道来此一游。甚至常驻定居、结草为庐、著书立说。 随着岁月的推移、时光的流逝,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一度被人遗忘,而“养在深闺人未识”。但人们坚信一句民谚“是金子终会有闪光的时候”。 果不其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时代,靖安县委县政府推出了打造“白云深处,靖安人家”的美丽构想,毅然将这片沉淀着几千年古代文明,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揭开历史的尘封。在这篇大文章的里面推出了“打造”农宿文化旅游品牌的设想。 “农宿”,顾名思义我们本是一个农业国,农村的生存环境占有三分之二的比例。靖安县更是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世外桃源,他的风光美景、奇闻轶事、乡土文化无不体现在农村。宿,即住宿。不言而喻,那就包含着民生中的“衣食住行”。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打造“白云深处,静安人家”幸福工程的美丽构想就不会是一纸空文,而是一副有着实际内容的宏伟画卷。 要打造完美的“农宿文化”旅游品牌这张牌,我们认为要在文、行、住、吃四个方面做文章。“文”只有厚重的历史乡土文化与健康的时代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大文化才能招揽游客,才会门庭若市。 一、环境内涵 1、地缘优势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邻安义县,南接奉新县,西毗修水县,北连武宁、永修县。县城双溪镇距省会南昌80千米,高速建成通车后,离南昌仅有半小时的车程。靖安,作为“南昌的后花园”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显现,可以真正实现“工作在南昌,住在靖安,玩在三爪仑”的发展构想。 2、环境优势 靖安县东西长约59.1千米,南北宽约35.3千米,地处九岭山脉东段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为主,山地间杂丘陵。景区森林覆盖率95.7%,有“绿色宝库”之称。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万个/cm3以上,全国罕见,又有“天然氧吧”之称。年平均气温13.7-17.5℃,舒适宜人,其间白云出岫,林壑优美,古木参天,奇石特立,飞瀑流泉,随处可见,更有“南方最美的原生态休闲胜地”之美誉。 3、资源优势 全县有林地173.39万亩,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3200余种,其中有水杉、银杏、红豆杉、金钱松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豹、鹿、猴、鲵、草鹗、鹰嘴龟等10余种珍稀动物,特别是在濒危物种娃娃鱼的繁殖与驯养的研究方面颇有成就,靖安因此被授予中国惟一的“娃娃鱼之乡”。靖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钨、钴、钼等稀有金属和瓷土、辉绿岩等,其中瓷土蕴藏量达4500万吨。水力资源全省著称,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有9.64万千瓦,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既可调峰调谷,确保国家电网的正常运转,又将重现“高峡出平湖”的景致,成为靖安旅游的又一新亮点。 4、特产优势 靖安土特产品种众多:靖安椪柑,有“远东橘王”之称;竹雕工艺品,堪称一绝;猕猴桃果糕,清香诱人;野生香菇,鲜香独特;油光板栗,久烹不碎;有机白茶,甘香高雅;客家果脯,终生难忘…… 二、农宿文化内涵 1、青天文化 (1)况钟与《十五贯》 明代的著名清官况钟,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兴利除弊,巧断讼狱,事迹被编成昆剧《十五贯》,妇孺皆知。正统四年(1439年),况钟苏州知府任满,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临行作诗二首饯别苏州人民。其一曰:“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其二曰:“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2)李叔正官至明朝礼部尚书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县大梓都(今宝峰镇)人。官至明朝礼部尚书。李叔正幼时聪敏过人,12岁能诗,学识渊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颇有造诣,被称为江西十大才子之一。明洪武初年,李叔正年过50岁应召入京(今南京)任国子监学正,洪武四年,调任渭南县丞,灭蝗抗旱,重定赋税,颇有建树,诸弊尽剔。洪武七年,改任兴化知县,政绩尤佳,后升为礼部侍郎,直至礼部尚书,深得太祖倚重。 2、诗词文化 (1)中华诗词之乡 在靖安,诗书礼仪有着很深厚的积淀,写诗填词已成为人们的重要文化传统,特别是在许多边远乡村,也不难见到人们烹茶吟诗的情景。早在1987年4月,靖安诗社就已成立。在县诗社的指导下,各个乡镇甚至是村组也成立了农民诗社,一些系统或单位也成立了自己的诗词分社,教育系统也不例外,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诗社,大力推进“诗词进校园”活动,县直学校、各乡镇中小学也都成立了诗词分社。到如今,靖安诗社已发展社员605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8人,江西诗词学会会员56人。诗社成立以来,共有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