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doc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材料说明(  ) 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 B.神农最早发现百谷 C.“播五谷,相土地”就是垄作法 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 解析:相传神农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发明者,“乃始教民播五谷”,故A项正确;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但无法推测最早发现百谷,故B项错误;垄作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农业不可能使用垄作法,故C项错误;“百草”泛指农作物,故D项错误。 答案:A 2.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 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解析: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从原始社会发明的骨耜到西汉时期的直犁再到唐朝发明的曲辕犁,这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D 3.(2015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生产情况。材料信息强调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实质上是在肯定小农经济对农耕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所以C项正确。春秋末年,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A项表述与材料因果关系颠倒,故可以排除。农业收益的增加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且材料未体现出战国时期农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以B项错误。小农经济规模小,且有脆弱性的特点,再加上其土地私有,容易导致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C 4.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由此可见(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解析:题干先提出观点:人工施肥在战国受重视,接着引用孟子、荀子的话来证明此观点。孟子说,歉收之年,是因为施肥不够;荀子说,开垦荒地,锄草播种,多施肥,是农夫的本职工作。由此可见,战国的农业生产非常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 答案:B 5.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的《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中国的比例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  ) A.农业科技在世界上最发达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自然环境最优越 D.铁犁牛耕技术最高 解析:在古代中国,提高粮食产量主要是靠精耕细作,故选B项。 答案:B 6.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解析: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仅从牛耕画像石的分布情况看不出B、C两项;其出土地点集中在几个省份,不能说明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只能说明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答案:A 7.《后汉书》载:“建武初……诏征(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以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解析:依据材料中“不知牛耕”“教之垦辟”“百姓充给”等信息,可知精耕细作提高了农业产量,故选B项。A项中的“曲辕犁”出现在唐代,与《后汉书》不符,可排除。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 8.“疑是蝤蛴(蝤蛴:身体弯曲细长。)美容颜,蛾眉婉转天地间。高低上下隋唐始,举重若轻似等闲。”对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的特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深浅自如,简便轻巧 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C.踏歌而行,挥手而去 D.未雨绸缪,巧夺天工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