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解析】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亲和力     声名鹊起 闹别扭(biè) 称心如意(chēnɡ) B.倒胃口 皇天后土 瞭望哨(liǎo) 金蝉脱壳(qiào) C.哈蜜瓜 明眸皓齿 撑场面(chēnɡ) 姹紫嫣红(chà) D.敞篷车 异彩纷呈 差不多(chà) 白雪皑皑(á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A.草场蜕化,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大多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包括过度放牧、滥垦和滥采等。 B.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发展举步维艰,而西方国家却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国家的标杆,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啊! C.随着裁判的终场哨响,主帅里皮被队员紧紧拥住,进球的埃尔克森振臂高呼,天河体育场的5万多名球迷沸腾了!呐喊声、欢呼声响遏行云。 D.我国能源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再向自然予取予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蜕化”本指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此处该用“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B项,“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与语境不符。C项,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多用以形容歌声的嘹亮。此处应用“响彻云霄”。D项,予取予求:指任意索取。与语境相符。成语的运用要关注对象、语境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色B.中国股市开年“横尸遍野”,内在原因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不尽如人意。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出炉后,仍然呈现非常不景气状态C.各级纪委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D.法国巴黎暴恐事件和多名犯罪嫌疑人集体涉案事件的发生,中东难民群体在欧洲社会的形象遭遇重大危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   。   。   。   。   。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个接一个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A.B.C.D.5.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赏读不同时代两位作者的两首绝句,分析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郑诗有一个别开生面和富于情韵的结尾,使得它受到较高的评价。请从用词和情韵两方面赏析它的结尾。 (3)志南绝句的后两句是传世佳句,他传神地写出了江南春景的神韵,请圈定关键词重点赏析。 【答案】 (1)相同点:景物、季节。都写了以杨柳为代表的江南春景;不同点:情感、情趣。一个是乐景写哀情,一个是春日美景中充盈着惬意的春游乐趣。 (2)“向”字重叠,“君”“我”对举,增添了画面的张力和诗句咏叹的情味。作者用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突然而止,让读者的自然流淌的感情遭遇制动的猛冲(领起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一瞬间充盈到读者心中)。作者言尽而读者意无穷。 (3)“欲湿”、“不寒”。“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神韵,“不寒”二字,点出春风拂面感受,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江南春雨的娇妍红晕,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表现的春风妩媚宜人。 【解析】 (1)试题分析:对比鉴赏两首诗歌,就是从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同是绝句,由于诗人写作的缘由不同,使用的表达技巧和抒发的情感就会不同。本题中涉及的第一首,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选取了春天的景致,杨柳和杨花。但是表达的是与友人分别的怅然之情,因此虽为繁盛之景,却是以乐景衬哀情;第二首,写诗人在春天郊游的心情。诗人也选取了“杏花雨”“杨柳风”这些春天典型的景致,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