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置洗车池,防止车辆将现场泥土、混凝土带至场外。 氧气乙炔必须分开存放,并应采取封闭、防砸、防摔措施。 办公区设置 安全教育大讲堂设置 吸烟室茶水亭设置 JS、丙烯酸类防水涂料应采用油漆刷或滚筒刷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采用较硬的尼龙刷涂刷;界面渗透型防水液应采用喷雾器进行喷涂。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应采用橡胶刮板涂刮,管根、转角处采用刷子 防水涂料应分遍涂刷,每遍不能涂刷过厚。下一遍涂刷应在上一遍涂膜固化后进行,以手摸不粘手为准。下一遍涂刷方向应与上一遍方向垂直,涂刷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涂膜厚度为准。 界面渗透型防水液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0.8mm;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复合时,厚度不应小于1.8mm。 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0.8mm或用料控制不应小于0.8kg/㎡ 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250mm以上,有淋浴设施的厕浴间隔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 缝大于20mm时,采用细石混凝土堵严;管根与混凝土(水泥砂浆)之间应留凹槽,槽深10mm、宽20mm,槽内嵌填密封膏。 管根孔洞在立管定位后,楼板四周缝隙用1:3水泥砂浆堵严 地漏管根与混凝土(水泥砂浆)之间应留凹槽,槽深10mm、宽20mm,槽内嵌填密封膏;从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5%。 管根与混凝土(水泥砂浆)之间应留凹槽,槽深10mm、宽20mm,槽内嵌填密封膏;蹲便器底部与立管相接处应加设密封膏。 防水层最后一遍施工时,在涂膜未完全固化时,可在其表面撒少量干净粗砂,以增强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粘结;也可采用掺建筑胶的水泥浆在防水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后,然后再做保护层。 在蓄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保护层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 高层、多层、及别墅排屋的厨卫间,要求内墙面采用水平间隔拉毛的工艺,顶棚采用批白工艺,同时顶棚批白往下翻10cm,并用墨线进行分格。别墅排屋除厨卫间外全部采用批白工艺。 水泥地面面层要求拉毛,拉毛的方向应统一,地面的分割线应设置在轴线或梁中心线位置,中间独立框架柱及墙根部则应离开柱子或墙20cm位置设置分割线。 踢脚线要求采用1:2水泥砂浆压光工艺,高度宜为离地坪完成面12cm,踢脚线与抹灰面的分格线条应采用黑色1cm宽的塑料线条。 结构楼板施工时应提前预埋固定悬挑型钢梁的锚环,锚环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如果荷载较大,结构楼板钢筋应适当加密。 20m以上建筑物每隔4层(10m)要固定一道3m宽水平安全网。 当建筑物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时,凡高度在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设水平安全网(高20m以下3m宽单层,高20m以上6m宽双层), 电梯井门洞口应设置栅栏防护门,防护门为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栏门,并且做成上翻扇。栅栏门刷红白相间油漆,并设危险标志警示牌。采用多层板在门口下部设200mm高挡脚板,上刷红白相间油漆。 楼梯间两侧结构洞口按电梯井门洞口标准安装栅栏门。剪力墙式楼梯,需在梯井部位从底层搭设单排脚手架作为防护栏杆,立杆间距1.5m,水平杆平行于梯段斜向设置三道,高度不低于1m。 框架式楼梯梯段板两侧边及休息平台三侧边,必须设三道牢固的护身栏杆,栏高1.2m,外挂密目网 边长为500-1500mm的洞口,必须设置一层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删,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与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栅,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mm。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但大于25m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移位的固定措施;边长为250-500mm的洞口,可用竹、木等做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均匀,并有固定其位置不发生移位的措施; 大于1500mmX1500mm的孔洞,四周应设钢管护身栏,其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应搭设长3-6m,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双层不小于50mm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闭严密。 基坑周边设防护栏杆,栏杆高度1.2m,设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2m,刷红白相间漆,并封挂密目安全网。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屋面、框架楼层临边及剪力墙楼层落地式阳台的四周,无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至三道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1.5m。 上人马道、斜道两侧应设护栏,高度不低于1.2m,密目网封闭,设200mm高挡脚板,护栏及挡脚板刷红白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