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政治导学案第七、八课解析
八年级(下)政治导学案
(讨论稿)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课题7-1:《财产属于谁》
主备人:孙占亮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对学生进行采取正当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涵义;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与方式;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
??? 能力目标:在比较中提高正确认识和鉴别合法与非法财产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掌握维权方式。
教学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权。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 一、 阅读教材68页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按财产的归属可将财产划分哪几种?
???二、 阅读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
哪些应该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三、阅读教材70页?活动解答: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权利的???
四、阅读教材71页的故事思考一下:
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保护的意义)
?五、阅读教材72页的两个故事?,讨论:
法律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的手段、方式)
??
【探究与展示】
一、阅读教材73-74页的故事告诉大家: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哪些诉讼请求?
???二、阅读教材75页的材料:
1、请你为朱某出谋划策讨回钱财。
2、如果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拦截并向你要钱,你该如何应对?
???
【课堂小结】
?? ? 一、知识结构(提纲)
二、感悟与启示
【反馈检测】
1、王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漂亮的手机,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寻找失主,物归原主 ②失主来要就给,没人来要,就留下自己用 ③反正也没人看见,应该属于我 ④捡拾到他人的物品不归还是侵犯他人合法财产的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公民利用自己的电视机收看节目,利用家中的洗衣机洗衣服等,都属于财产所有人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3、某市人民审判员赵某,在担任经济审判员的8年间,收受贿赂170多万,人民检察院根据刑法,对其提起公诉,经法院审判,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追回价值170万元的钱物。这个案件说明我国法律不保护( )的所有权。
A.合法财产 B.非法财产 C.财产收入 D.储蓄
4、王某依仗自己的势力,强行占有邻居李某的财物,并声称:这些财物已归他所有,李某不能再和他争。这时你认为李某应( )
A.忍气吞声算了 B.好汉不吃眼前亏,暗自破坏财物
C.依法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所有权 D.找朋友帮忙,把财物夺回来
5、杨老汉经乡政府有关部门批准,2008年建起了三间平房没想到2009年乡政府强制性拆迁,将杨老汉的房子用推土机推到,只赔偿了一半的经济损失。杨老汉手拿房产证,感到很恼火。他应该( )
A.去法院起诉乡政府的民事违法行为
B.去法院起诉乡政府的行政违法行为
C.带人去乡政府阻止工作人员办公
D.到检察院举报乡政府领导的犯罪行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某在村里承包了一片荒山,种了许多树木,养了许多奶牛和羊。每年春季,他都请人种树。今年有位村民在帮忙栽树时挖出了两个金元宝,王某以在他承包的荒山上挖出为由将金元宝带回家。这时,其他许多村民听说山上挖出了金元宝,都纷纷上山来寻宝,有的甚至开挖掘机来寻宝,造成山上的树木大量被毁。
⑴材料中哪些财产属于王某个人所有?哪些不属于王某个人所有?
⑵面对大量村民上山寻宝导致树木被毁,王某该怎么办?
【教学反思】
五河县教育局集体备课八年级(下)政治导学案
(讨论稿)
课题7-2:《财产留给谁》
主备人:郭佑冬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遗产继承中,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从而了解、掌握继承法的知识,明确未成年人同样享有继承权,以及继承权受到侵犯,应该如何维权。
知识与能力: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权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