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防防爆安全技术2009.pptVIP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防火安全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和过程 1.燃烧的定义 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会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参考: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燃烧的三个特征: ①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放热 ③发光 2.火灾的定义 定义: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参考: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 3.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燃烧的三要素(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构成火三角: 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 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 才能发生。 在火灾防治中,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灭火。 4.不同可燃物的燃烧 气态可燃物: ——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 参考: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 ——通常为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固态可燃物: ——先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 按物质燃烧的特性分4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火灾等。 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 E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发电机、电动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三)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的概念 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参考: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气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 .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根据热源的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 参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 (四)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1.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点。 是衡量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参考: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 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p.56 2.燃点——在规定条件下,用标准火焰使材料引燃并持续一段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05年辅导教材定义) (08年辅导教材定义: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参考:燃点(着火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 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2.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参考: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 ℃。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补充内容:氧指数的概念 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体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 小于22属于易燃材料; 22—27属于可燃材料; 大于27属于难燃材料。 (五)火灾的防治途径 1. 火灾防治途径 分为:评价、阻燃、探测、灭火。 评价:建筑或工程设计阶段——安全预评价。考虑防火安全,如采用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易燃建筑材料,防火门,防火墙,安全通道等。 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 对已有的厂房,仓库或工程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包括:耐火等级,安全间距,使用能源的安全要求等。 2. 阻燃:对建筑材料和结构进行阻燃处理。 高分子材料大部分为碳氢元素组成,易燃。 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是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易着火,或燃烧速度变慢。 阻燃剂:添加型、反应型 P.56-57 (六)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初起期(阶段)(烟,阴燃) 发展期(窜出火苗,火势由局部到大面积。

文档评论(0)

mojinti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