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验证假设——几种验证假设的方法 1.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等。 实验法的精髓在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 例:我们管来参与做实验的人叫被试 指导被试来做实验的人叫主试 例:生词量会不会影响一个人的阅读速度。 我们选择几种不同生词量的文章。10% 20% 40%,要求被试阅读这些文章并记录阅读时间 在的实验中我们控制了生词量,有三个水平 ——自变量:由实验者安排、控制,操纵与实施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 被试的阅读速度为因变量 ——因变量:即实验者要观察、测量、记录的变量。 同时我们还要控制一些实验当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声音、光照、被试的智力水平等。 ——控制变量:即实验者欲排除的其他条件,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调件下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观察法 在现实条件下: a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如:婴儿语言的产生) b控制条件时,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如:从众) c社会道德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反社会行为的出现) 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 观察法的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3.心理测验法 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4.个案法 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二、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从方法学上看,心理学是一门在某种程度上遵循科学方法来建立规则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1.描述,为了发现隐藏在现象之后的规律,心理学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客观地描述这些现象。 一般采用观察法 2.解释:第二步工作就是对所描述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揭示出现象背后的规律。解释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的前因后果,对现象做出理论说明。 解释要有依据(相关还是共变:树和妹妹个子直接相关?) 3.预测:对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进行陈述。 (阿希,从众——预测) 4.控制: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发生率。 (广告心理学——卖东西,托) 讲授导入部分:普通心理学是步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程学习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大学的课程和高中不一样(可能会给你们带来各种不适应) 1.教室不固定,座位不固定(高中时坐在固定的教室里,等着老师送上门教。大学不是,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室、不同的老师:师生间的平等地位,换做意识形态、思想层面,这似乎暗示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没有人督促你一定怎么学,路是自己的。 3.每节课授课容量大(和高中相比,容量更大了),难以当堂掌握。 因此,提出以下要求(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 在将古希腊没有心理学这一词汇而只用灵魂这个词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经院哲学。需找到这些图片。 首次接触心理学,我们是欣喜,还是忧虑,还是对未来充满幻想与期盼? 主讲人:胡俊杰 通化师范学院.教科院 心理?心理!! 大家心目中的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呢? 是否可以看透别人的内心 1 我有些心理问题正好咨询 2 这个人变态吗? 3 我会被催眠吗? 4 他会释梦吗? 5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6 心理学能用来干什么呢? 举例:1.哈洛和他的猴子 Harlow H F Zimmerman R R, (1958). The development of affectional responses in infant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2, 501-509. 举例:2.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2004伊拉克战争)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3年4月28日刊登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照片显示,一名美军宪兵勒令伊拉克战俘站在箱子上,战俘被蒙上头,手上连着电线。宪兵威胁说,如果战俘从箱子上倒下,就会被电死。另一张照片显示,伊拉克战

文档评论(0)

我是追梦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