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混合痔)诊疗方案2012研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重点优势病种 痔(混合痔)优化诊疗方案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缘皮肤炎症、结缔组织增生、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男女老幼皆可为患。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中西医病名相同,但中医术语中痔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中医肛肠科所治疗的痔是狭义概念的痔疮。现代观点认为痔是人的正常解剖结构,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正常肛垫发生出血、脱出或嵌顿等症状即称为痔病。据此理论,内痔即肛垫的病理性肥大、下移,外痔则为肛门部位的皮肤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血栓瘀滞。 一、病名 中医病名:痔(内痔、外痔、混合痔)ICD编码 BWG000 西医病名:内痔、外痔、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染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内痔:直肠末端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主要临床表现是初发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间歇性,每因饮酒、过劳、便秘或腹泻时使便血复发和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肛查见齿线上粘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暗红或灰白。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或咳嗽时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回纳,可形成内痔嵌顿,并有分泌物溢出,肛门不适坠胀感,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多因脏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兼因久坐,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或泻痢日久或临厕久蹲努责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晶,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燥湿热下迫,气血瘀滞不行,阻于魄门,结而不散,筋脉横解面生痔。或因气血亏虚,摄纳无力,气虚下陷,则痔核脱出。 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期:齿线上方粘膜隆起,痔核较小,表面色鲜红,质柔软,不脱出肛外,大便带血或滴血,色鲜红,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或无症状。 Ⅱ期:齿线上方粘膜隆起,痔核较大,形似红枣,表面色暗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常有大便滴血较多或射血一线如箭,便血色鲜红。 Ⅲ期:痔核更大,如鸡蛋或更大,色灰白,大便时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行走时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一般不出血,一旦出血则呈喷射状。痔核脱出后如不尽快还纳,则易嵌顿而绞窄肿胀、糜烂坏死。 外痔:是发生于齿线下的痔外静脉丛扩张团块或痔外静脉破裂、肛缘皮肤因炎症增生而形成的肿物。临床特点,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潮湿瘙痒、不适坠胀异物感。发生血栓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呈红肿或破溃成脓,疼痛明显。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不同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 血栓外痔:好发于肛门3、9点处。好发于夏季,起病先有静脉曲张性外痔,突然肿起,初起局部皮肤水肿暗紫色红,肿块软,疼痛剧烈。2—3天后渐变青紫,按之较硬光滑可活动,分界清楚,触痛明显,待3—5天后疼痛缓解,有时小血块可自行吸收。内有血热或本有静脉外痔,加之便时努挣或负重远行,以致肛门痔外静脉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凝结成块所致。 静脉曲张性外痔:痔外静脉丛发生瘀血、扩大曲张、成团状,局部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多发生在肛缘截石位3、7、11点处齿线下。排便时或久蹲或负重远行时肿物增大,肛缘皮有触之柔软青紫色静脉曲张团块隆起,可伴有坠胀感,按压后可消失,染毒时可肿大疼痛。多因Ⅱ、Ⅲ期内痔反复脱出或经产、负重远行,以致筋脉横解、气血瘀滞而成。 结缔组织外痔:包括哨兵痔和赘皮外痔。肛门缘皮肤发生结缔组织增生、逐渐肥大、按之质地柔软,无出血,一般不痛,当染毒肿胀时才觉疼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异物感。发生于截石位6、12点处的外痔常由肛裂引起。发生于3、7、11点处的外痔多伴内痔。肛门裂伤,邪毒外侵,或大便努责、产育努力,以致气血瘀滞,加之外邪入侵,日久不散,则肌肤增生形成赘皮。 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色紫暗或灰白,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在同一时位跨越齿线连

文档评论(0)

我是追梦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