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知识大纲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
③阶级关系:“士“阶级的活跃和受任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2)含义(表现):
①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②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
3)影响(地位/意义):
①: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②:“百家争鸣”是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及其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2.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主张、著作)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至圣” ①整理六经;②根据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六经》; “仁者爱人”(核心);为政以德,即以德治民(民本思想);
有教无类;编撰文化典籍(《六经》) 孟子 战国“亚圣” 《孟子》 仁政;省刑罚、薄赋敛;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 荀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集大成者 《荀子》 施政主张:“仁政”、“王道”;“君民”舟水关系;性恶论;
“人定胜天” 3.评价
I.孔子:⑴“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对现今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有借鉴作用;
⑵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⑶“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II.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4.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著作、重要思想主张)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老子 春秋楚国 《道德经》 ①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②“无为而治”;③辩证法思想; 庄子 战国宋国 《庄子》 ①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②放弃差别观念;
5.法家和墨家思想(时期、著作、重要思想主张)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墨子 战国鲁国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韩非 战国韩国 《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国家 6.韩非子的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有为”的背景(原因、条件)
①原因:⑴社会潜伏着危机;
⑵诸侯国实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
⑶匈奴为患;
⑷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②条件:“无为而治”使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们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理论条件(特点):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内容、提出目的和评价
㈠主要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㈡提出目的: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㈢评价:①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为汉武帝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加强中央集权;
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发展了儒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③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创造了条件;
④实质上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4.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主要措施/过程)
㈠原因:①: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和和改造,由董仲舒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③: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㈡措施:①思想方面: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政治方面:启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小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教育方面:在中央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人都学儒家经典。
第3课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提出背景(原因/条件)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同类型油藏注采调整做法及下步举措.pptx VIP
- 2025年新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Unit 1 Lesson 2.pptx
- 《企业纳税实务》(第四版)课件 项目二 增值税纳税实务 .pptx
- 全面解读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全文内容 PPT课件2020年12月印发.pptx VIP
- 港东油田合理注采比确定、配注执行及动态调整.pptx VIP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Word版).docx VIP
- 人教版体育课水平一(一年级)模仿动物走教案 (1).docx VIP
- 吊装应急预案.docx VIP
- 板桥油田凝析油藏注水效果分析.pptx VIP
- GB51173-2016 煤炭工业露天矿疏干排水设计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