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集体“发疯”之谜 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而下肢发硬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这起集体“发疯”事件经多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原来这是水井的水受干电池中某些有害成份污染而造成的。 据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废旧干电池中的锌、二氧化锰等成分长期埋在地下,会与土壤中化学物质发生作用,生成锌锰酸式盐。它渗入地下,极易污染饮用水,而这一群村民正是长期饮用这种水,造成积性中毒,才有上述“发疯”症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池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须品.人们每天都能与电池打交道.随身听要用电池、汽车摩托车要用蓄电池等等。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电池吧。 电池是指能将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最早的电池我们可以追溯到两百年以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池,它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比较稳定而持续的电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伏打电池原理和研发精神的指引下,人们通过不断努力,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型电池。 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干电池。干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还使用一定量的汞,其中含汞最多的锌汞电池约占电池重量的20% 30%,碱性干电池约为13%,普通锌锰电池含汞较少。 汞对人体是一种有害蓄积性中毒物质,极易污染环境,特别是水质,造成种种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干电池50亿只,其中锌汞电池和碱性电池1亿只,每年电池用汞100吨。由于人们用完电池随意乱丢,时间一长,日晒雨淋或埋入地下,往往污染环境,造成不幸事件,所以废旧电池不可乱丢。 人们制造了新型的太阳能电池、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和燃料电池等等,不仅在电池容量、体积、使用方便程度等方面有很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新型电池的研发过程中,渗透着人们强烈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警惕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品中毒 民众应该树立一个观念,现今我们生活的环境和倒退二三十年完全不同了,大家可以环顾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我们身边充斥满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品,包括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想摆脱化学品对我们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从最新这些年,尤其进入到新的世纪以后,在我国包括国际上,化学品中毒发生的次数和影响的范围都在不断的增加。 1、吸“二手烟” 烟草燃烧时会释放超过40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致癌物超过40种。无论你是吸烟者还是被动吸烟者,你吸入的有害化学物质均包括:氨(地板清洁剂)、氯乙烯(塑料原料)、砷(白蚁毒药)、镉(汽车电池原料)、丁烷(打火机燃气)、一氧化碳(汽车废气)、甲苯(工业溶剂)、氰化氢(致死毒气)、丙酮(油漆溶液)、甲醇(导弹燃料)。 吸烟者通过嘴吸入体内的烟称主流烟,只占全支烟燃烧生成烟雾的15%,而其余85%的烟雾成为了二手烟民的毒药。 资料显示,二手烟民吸入体内的毒素含量比主流吸烟者还要高,其中致癌物质可引致癌症的风险高出50倍;一氧化碳使衰老的速度加快5倍;焦油刺激物刺激呼吸系统,肺部感染机率高出3倍;尼古丁令血压增高、增加血液黏性、容易阻塞血管的风险高出两倍。 与吸烟者同住的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比没有家人吸烟的高两至三倍;而儿童听觉受损者中的75%是由吸二手烟所致。有资料显示,儿童癌症个案中,15%的患者与父亲吸烟有关,其中原因之一是烟毒影响父亲精子及遗传细胞。 2、煤气中毒 冬天,门窗紧闭,房间里生起炉火,温暖如春。每逢这个时候,人们就互相提醒:“小心煤气中毒!”每逢这时节,医院里也总有煤气中毒的病人由救护车鸣笛急驶送来。煤气中毒,轻者头晕心慌、四肢无力;重者昏迷不醒,呼吸微弱,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死亡。 那么,煤气是从哪儿来的呢?煤在炉子里燃烧的时候,空气从炉子的下部进入炉膛,因此,下面的碳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并且产生大量的热。 充分燃烧不会产生煤气,不充分燃烧就容易产生煤气。比如,刚刚点燃炉子、炉火快要熄灭或是紧闭炉门封火的时候,由于炉温比较低或是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能充分进行,都会产生煤气。 通常说的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在冬天烧煤炉时,由于门窗紧闭,房间里不通风,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扩散到室外去,人吸多了就会中毒。 一氧化碳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被人吸入后,透过肺泡进入血液,抢先和负责输送氧气的红血球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二三百倍,它抓住了血红蛋白就紧紧抱住不放,使血红蛋白丧失了和氧结合的能力。人断绝了氧气的供应,就会头晕心慌,昏迷不醒, 甚至死亡。 但是,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煤气有呛鼻味,没有闻到怪味道就没有煤气。其实,煤炉里散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doc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第1课时(Section A 1a-1d)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2025年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pptx VIP
- 跨境电商创业计划书融资.pptx VIP
- F372A 中文版.pdf VIP
-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PPT课件.ppt VIP
- 24S410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docx VIP
- 心血管危重患者安全转运.pptx VIP
- 关于中建某局新员工转正答辩.ppt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3a-Reflecting)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