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異邦的華夏子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們是漢人的後代!南明的子孫 多少年的風雨 不能讓你我的血脈改變 我們的無奈 你我的倔犟 祖先的血涙澆灌了大地...... 果敢風光 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這里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三百多年。 這支漢族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週邊地區,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 果敢數百年來,特别是近百年的歴史,是以販運毒品獲利為目的武裝割據的歴史。 95%由華人(漢族)組成的今日缅甸少數民族“果敢族”,與雲南邊疆地區有著極為深遠的歴史關係。 缅甸撣邦果敢第一特區,地處缅北蕯爾溫江東岸,面積約5200平方公里,人口三十二萬左右。與中國雲南省临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 缅甸撣邦第一特區轄一縣(果敢縣)、一市(老街市)、五行政區(興旺區、西山區、東山區、紅星區、清水河特區),二鎮、20個鄉、263個村。果敢漢人主要生活在其轄區内的四個大壩子上。 果敢雙鳳塔 據《明史》記載: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滅明朝以後,皇室桂王朱由榔即位,年號永曆,他帶領幾千名官兵由騰沖西逃,進入緬甸瓦城 (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觀望形勢的緬王慰留這些天朝貴客于緬北山區。 1661年,緬甸老王駕崩,新王莽白繼位,他看清了清王朝已經定鼎中原的形勢,派精兵夜襲,砍死南明數十名遺臣武將,囚禁了永曆帝。這在歷史上被稱為 “咒水之難”。 (康熙元年)1662年,明朝降將吳三桂率清兵十萬之眾飲馬怒江、直抵緬甸瓦城城郊,莽白立即將永曆皇帝及其母、妻、妾送交清軍,以免惹火燒身。 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頭的金禪寺內。1662年4月,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在今稱逼死坡的地方勒斃,南明王朝宣告徹底結束。 果敢農田 朱由榔被殺後,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闖王李自成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週旋,朱由榔死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寮邊境勐臘縣。 通過三百多年艱苦而漫長的嵗月,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和這一區域其他稱謂的漢民族。 南明的殘兵數千人來到一個叫麻栗壩的地方,這地方在緬語裏的意思是最野蠻的地方,即今緬甸果敢縣(整個果敢轄區呈條狀,多為高山丘陵區,主要是由三個大壩子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出產(罌粟)大煙而聞名的麻栗壩),隱姓埋名深居下來。 今天果敢地區的漢人系這些明末官兵的後裔為主體。 永曆帝死後不久,清政府也效仿明制,在今臘戍以北的登尼地區設立了木邦宣慰司一職,命當地土司“世守其地”。歷任果敢土司都接受清朝皇帝的冊封。 但是,清朝政府忙著應付反清複明反叛力量和內亂,對緬北地區鞭長莫及,多數時期是統而不治,緬北成了飛地、化外之邦。 果敢街景 昆明百姓出於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将永历帝遇难地蓖子坡改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遂于道光年间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民间仍称之逼死坡。 後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头。 果敢族基本上是明朝遺民,是與我們血脈相連的漢族。 從清初到民國,各個時期都有部分漢人進入了果敢地區定居,他們主要是來往於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馬幫商旅,其中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 而後,二戰中被打散的國民黨遠征軍的散兵游勇流落緬北,輾轉來到果敢華人區定居。因此在緬北果敢地區一帶,人們的籍貫不僅有雲貴高原,還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江西等地。 果敢街景 1942年以前,果敢土司署管轄本地治安與司法的是由二三十人組成的“紅包頭”,這是一支服裝怪異的員警隊伍,頭裹紅頭布,據說是仿英人雇用印度巡捕的頭飾而來,身上皂白相間的服裝與腰中的彎刀,卻又是清代衙役的裝束。 這支相容了大清與英殖民色彩的搞笑隊伍,由果敢傳統的田賦與煙課等稅捐供養。 果敢街景 1942年日本侵佔緬甸後,為抗擊日本侵略軍,果敢的紅包頭改名稱自衛隊。 當時果敢第四代土司王楊文炳,在危難之際堅拒日寇誘惑,毅然在果敢豎起抗日大旗,並在1942年3月赴重慶拜晤當時領導中國抗日的領袖蔣介石,宣稱三百年前(明朝)同出一宗,絕不當出賣漢民族的敗類,後被授予果敢地區抗日自衛隊少將司令一職。 果敢街景 果敢當地漢族與緬北少數民族

文档评论(0)

5158746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