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填空题
1.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 、 和 。
2.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收对象主要包括 、 和 三大类,国家的税制也是以对应于这三类课税对象的 、 和 为主体。
3.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 和 两种。
4.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不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
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 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5. 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 、 和财产课税五大类。
6. 现代社会,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方法随着税收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最终以
为标准。
7. 一般来说,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 。
8. 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 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9.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个人所得税法采取 、 、 的模式。
答案:
1.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2. 所得 商品 财产 所得税 商品税 财产税
3.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4. 起征点 免征额
5. 资源课税 行为课税
6. 税负能否转嫁
7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
8所得额为课税
9分项定率 分项扣除 分项征收
二、判断题
1.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2. 税收的强制性体现了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即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3. 从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元。
4.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项完全的价外税。
5. 税负转嫁的前转方式是指向生产的前一环节转嫁,即通过压低进价等方式转嫁给上游厂家。
6.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税,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7.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的增值税,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8.消费税实行价外征收的办法。
9.从价定率的办法是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
10.西方发达国家的所得课税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而我国当前仍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
答案:
1. √
2. √
3. × 提高的是免征额而非起征点
4. × 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是价外税,在零售环节是价内税
5. × 正好相反,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6. √
7. × 应为收入型增值税
8. × 应为价内税
9. √
10. √
三、不定项选择
1. 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有:
A. 纯所得额 B. 商品流转额
C. 个人全部所得 D. 财产净值
2. 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划分为哪几类:
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定量税率 D. 累进税率
3.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A. 所得课税 B. 消费税
C. 商品课税 D. 财产课税
4. 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A. 混转 B. 消转
C. 散转 D. 税收资本化
5. 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 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 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 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 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6. 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A. 公平类税收原则 B. 公正类税收原则
C. 效率类税收原则 D. 受益类税收原则
7.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发展型增值税 D. 消费型增值税
8.所得课税的优点有下列哪些:
A. 税负相对公平
B.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 课税有弹性
答案:
1. ABD 2. ABD 3. ACD 4. B 5. A 6. AC 7.D 8.ABCD
四、术语解释
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2禁烟班会5.禁烟班会.doc
- 5.4.3真菌5..3真菌.doc
- 5.3-4 有机合成.doc
- 5.5 印巴冲突55 印巴冲突.doc
- 5.古诗词三首5.诗词三首.doc
- 5.教研促教改初显色特色.doc
- 5.8 解耦控制58 解耦控制.doc
- 5.4 光合作用2.doc
- 5.消费及其类型5消费及其类型.doc
- 50 个高频西班牙词组50 个高频西班牙语词组.doc
- 2025年中国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pptx
- 小学英语口语课中动画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学生学习效果关联性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视角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安徽黄山卷烟总厂校园招聘模拟试题汇编.docx
- 小学科学教学与语文融合实践探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绘画艺术创作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与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冠病毒康复者抗体消长规律与疫苗接种效果比较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