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唠叨队”就爱管“闲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区“唠叨队”就爱管“闲事”

小区“唠叨队”就爱管“闲事” 居民说,他们管的事,事事不离“三城联创” “小李同志,你家房头的垃圾不能总堆着,咱现在可‘创卫’呢,别给社区抹黑,再这样咱可就得说道说道……”7月7日,乘风街道彩虹社区一理发店门口,七八位老人围住店老板讲起了“环保课”。   这些大爷、大妈是彩虹社区的“唠叨队”队员。这一支由20多位老年人组成的“唠叨队”特别拉风,每天带着袖标兵分两路在小区里巡查,专管小区内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破坏辖区卫生、邻里之间闹纠纷等事情。   据了解,这支“唠叨队”已经成立三年了,由最早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他们帮着社区解决了上百个问题,如今,居民有什么难事,第一个就会想到小区“唠叨队”。   彩虹社区的于主任说,“唠叨队”成员都是辖区内老人,熟悉小区情况。占道的小商贩很多就住在附近小区内,由他们做小商贩的工作比较容易。遇到占道经营的,他们就苦口婆心地跟人家讲,你在这儿摆摊,居民怎么过路?环境卫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前不久,6-16号楼前的集市上一位菜农在人行路上摆起蔬菜摊,“唠叨队”对菜农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可菜农并不理会。见此状况,大爷、大妈轮番上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劝说前来买菜的人不买他的菜。最后,菜农只好把摊子摆到路边,让出了人行路。集市上的菜农都说,“唠叨队”的大爷、大妈比“110”还快。辖区里的小商贩都很害怕他们,只要大爷、大娘在,他们一准规规矩矩的。   由于近期雨水较大,彩虹六区去往乘风商场和公交站牌65的路口由于地势较低,每逢下雨就积很深的水,周围的孩子在这里玩非常危险。看到这种情况,“唠叨队”派专人在这里看管,不让孩子靠近。他们担心居民出行有困难,就找来沙石在这里铺了一条小路。每到下雨阴天他们就赶忙帮着小区里的居民收衣服、被子,等人家下班他们再挨家挨户的送回去。   如今辖区内的小广告和垃圾死角都不见了。彩虹社区的于主任说,他们将社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唠叨队”已成了社区工作的帮手 北京的“胡同大妈”,全国闻名。这帮老太太,戴着袖标,啥事儿都管。查暂住证,守地铁门,盘查小区陌生人……“胡同大妈”,成了北京一道独特风景。这帮大妈们,管用,连北京的小混混们都说,“宁招警察,不惹大妈”。   大庆乘风庄彩虹社区,也有一帮大妈。她们虽没北京“胡同大妈”那么有名,可威力却不差啥。物业、城管都治不了的小商小贩,见到她们,都规规矩矩地。想到小区做点儿“手脚”的贼,见到她们,就腿肚子转筋,赶紧开溜。   成立“组织”很偶然   彩虹社区的大妈组织到一起,挺偶然。前两年,每逢周一、周四,小区附近都有集市。虽方便了居民,可小商贩们也把小区祸害不轻。有的占道摆摊,来往行人车辆极不方便;有的乱扔果皮菜叶,集市一撤,小区成了垃圾场。   最先“出头”的,是年过花甲的关大娘。关大娘先是联合了几个老姐妹,每到赶集的日子,就守在自己楼前。有商贩占道,几位大妈就先劝后撵,啥时候把他们赶走,啥时候算完。要是有小贩乱扔东西,几个加一起好几百岁的老太太,死活会让商贩们把扔的东西捡回去。   时间长了,效果出来了。几位老大妈守卫的一亩三分地,比别的地方清净了许多,干净了不少。后来,别的大妈们也想让自家门前干净点儿,就陆续“入伙”。 2009年7月,几位“带头大妈”一商量,干脆,咱成立个“组织”吧!彩虹社区对大妈们的举动,是相当支持。于是,十几位大妈每人做了个袖标,正式拉起了“队伍”。   “釜底抽薪”治小贩   大妈们,每天戴着袖标,兵分两路,在小区里巡查。开始,大妈们主要的管理目标,就是那些不守规矩的商贩。这些商贩,特别“肉”,大妈们咋劝,就是不挪地方。后来,大妈们也学“鬼道”了。   劝小贩不行,就劝买东西的顾客,不让他们买这个摊的货。这招“釜底抽薪”,把小贩们治住了。没了顾客,就不能赚钱,想好好卖东西,只能乖乖到指定点摆摊。小贩们都说,“不怕城管罚,不怕物业抓,就怕这帮快嘴老大妈”。   大妈们不光管小商小贩,小区里的卫生她们也上心。社区内有个洗浴中心,生活垃圾较多。倒垃圾的人还不讲究,经常随手一扔,整得垃圾箱附近都是垃圾。大妈们,盯上了这家洗浴中心。   一次劝说不行就多次劝,再劝不听就大声喊:“把垃圾箱盖抬一下就不行?为啥要扔外头?”大喊的目的,就是要让左邻右舍都知道,这户人家不讲公德。喊过几次,这家洗浴中心的老板挂不住面子了,乖乖把垃圾放到了箱里。   随着队伍的壮大,小区里一些大爷们也闲不住了,纷纷要求加入。于是,“老娘子军”里,又多了些白发苍苍的“党代表”。已过古稀之年的于大爷和袁大爷,是其中的干将。这两位,不只管小区内的事儿,出去溜达也不忘“职责”。   一天,两位大爷去早市,看见两辆卖货车顶牛,堵在了路上。俩车主互不相让,眼瞅着,事态要升级,两边都抄起家伙,要伸手打架。围观者都一个劲儿往后躲,怕崩身上血,可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