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层气资源评价
煤层气资源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意义与现状 二、评价任务和流程 三、资源量及其它术语定义 四、评价方法与参数 五、评价的关键参数 六、煤层气资源成果 全国煤层气资源历次计算结果 * 一、评价的目的意义与现状 1)建立国家级煤层气资源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体 系、参数体系、评价规范和评价流程等; 2)掌握煤层气资源状况,获得各级资源量数据,包括 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以及各级资源的分布特征; 3)分析我国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其对煤矿生产安 全、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分析未来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5)建立国家级煤层气资源管理数据库和评价系统; (一)评价的目的 1)开展煤层气资源评价有利于国家制定煤层气产业 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2)煤层气资源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是 实现我国煤层气规模性开发的前导性地质工作, 有利于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该产业的持 续发展。 3)煤层气资源评价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能 源供求矛盾、减轻大气污染、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以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 (二)评价的意义 17.93 32.15 30 33 24.75 36.3 33 38 23.86 14.4 22.5 31.46 27.3 0 10 20 30 40 资源量(万亿立方米) 冯福恺1985 李明潮1987 焦作矿院1987 张新民1991 统配煤矿公司1992 段俊虎1992 关德师1992 刘友民1993 李静1995 煤田总局1998 廊坊分院1999 中联公司2000 廊坊分院2001 (三)煤层气资源评价现状 (一)评价层次 4个层次:大区、含气盆地(群)、含气区带、计算单元 1)大区划分原则 煤层气资源与常规油气、油砂、油页岩资源放 在统一的大区框架内进行评价。 2)大区划分 全国共划分为六个大区,即东部区、中部区、西部 区、南方区、青藏区和海域区。 1、大区 二、评价任务和流程 1)含气盆地(群)划分原则 在大区内,按主要聚煤作用差异、区域构造变形 特征、煤层气赋存特征和地域上的临近关系等划分 含气盆地(群)。 2)含气盆地(群)划分 全国共包括40个含气盆地。 2、含气盆地(群) 依据盆地构造单元区划,结合煤层气成藏富集的特 殊性,对盆地含气区带进行划分,共114个含气区带。 3、含气区带 成都 银川 北京 西安 郑州 南京 上海 哈尔滨 呼和浩特 济南 福州 台北 兰州 广州 武汉 南昌 长沙 海口 兰州 拉萨 长春 西宁 兰州 兰州 西宁 拉萨 乌鲁木齐 1 2 3 4 5 6 11 9 7 10 8 12 13 14 15 16 19 18 17 21 22 19 20 23 24 25 26 27 28 贵阳 昆明 29 36 30 31 32 南宁 33 34 35 37 38 39 40 1 1、海拉尔 2、二连 3、三江-穆棱河 4、延边 5、敦化-抚顺 6、浑江-辽阳 7、辽西 8、蛟河-辽源 9、依兰-伊通 10、大兴安岭 11、松辽 12、阴山 13、鄂尔多斯 14、大同宁武 15、沁水 16、太行山东麓 17、冀北 18、冀中 19、京唐 20、豫北鲁西北 21、豫西 22、徐淮 23、准噶尔 24、吐哈-三塘湖 25、塔里木 26、天山 27、柴达木 28、河西走廊 29、四川 30、滇中 31、川南黔北 32、滇东黔西 33、桂中 34、鄂赣边 35、湘中 36、萍乐 37、长江下游 38、苏浙皖边 39、淅赣边 40、扎曲-芒康 中国含煤层气盆地(群)分布 计算单元为资评的最小单元,划分原则: 1)纵向上,以单一煤层为计算单元,煤岩、煤质 和煤体结构特征差别不大的煤层组可以合并为 一个计算单元。 2)横向上,以单一煤层底部或煤层组中部埋深线 作为边界划分计算单元。 3)在评价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 分出次一级计算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地质边 界或人为技术边界为划分依据,例如构造线、 煤厚突变线等。 4、计算单元 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