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关于吕梁山上的绿色教科书调查报告
谷雨刚过,正是北方植树的好季节。地处吕梁山深处、黄河岸边的山西省永和县再次掀起春季造林高潮。
近些年,这个人口只有7万、财政收入不过亿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依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自主科技支撑,在沟壑纵横、干石遍地的吕梁山上种植了数十万亩林木。既保护了一方水土,又造福了一方百姓,被业界誉为吕梁山上的绿色教科书。
财力不足精神补 誓让黄土披绿装
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奔流而过的黄河给永和县留下了壮美的风景,同时也冲刷出跑水、跑土又跑肥的三跑田。不下雨,干旱绝收;一下雨,水土流失。种一葫芦收一瓢的水土条件不仅加重了永和农民的贫困,更威胁着黄河生态。
要想改变水土流失的窘境,永和人只有种树。然而,了解永和的人都知道,那里种树有多难。全县出门就是山,走路就爬坡,鸡爪型的黄土山峁沟壑纵横、陡峭险峻,有些山上偏偏又遍布干石。更难的是,永和不仅人少,钱更少。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有500万元,十年后突破5000万元,这两年才刚刚过亿元。
没人靠感情,没钱靠精神。2002年上任的时任林业局长白新民说。他组建了八个造林专业队,队长都是林业系统的职工,只拿工资,不求利润。给每个大小队长过生日,逢年过节和他们吃顿大肉、喝顿大酒,就算是最好的激励。
永和虽穷,但人都有股穷劲。造林专业队队长张忠杰清晰地记着2006年在大寨岭造林的情景。当地八成以上是石质山,最陡处达六七十度。张忠杰和队友们用绳子吊着自己下到山坡,拿出洋镐、老锤和洋钎,在石头上凿出一个个1米高、2米长、1.5米宽的树坑,再到别处用麻袋扛上土、挑上水、担上苗来栽植。
一个树坑需土半立方、需水40公斤,都需要人工一点点扛。有的队员脚崴了、肩烂了,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瓶水。一年干八个月,每个人都要磨破三四双鞋。张忠杰说。
正是靠着这种甘于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永和的生态防护林从解放初的不足5000亩,增加到现在的34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40%以上。永和关、乾坤湾等临近黄河的陡峭石质山上几千年也没人栽活一棵树,现在已是绿油油一片。
种树靠精神 活树靠科技
在永和县的山梁沟底行走,不时能看见造型精致的用石板堆砌覆盖的树坑,坑里的侧柏等树木已经绿成一片,漫山遍野下来竟成独特的风景。
造林专家、永和县林业局党支部书记王爱民说,在永和,栽树难,让树活更难。由于地理气候条件恶劣,要想种活树,核心是得解决蓄水保墒的难题。经过多年探索,永和县形成了一套困难立地造林综合技术,几年前曾引来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永和召开科技推广现场会。
种树要赶到雨季。但由于雨季较短,山势陡峭挖坑难,等到雨季再边挖坑边栽树就来不及。所以我们就打破传统做法,在秋冬少雨季节提前挖坑整地,等到春季下雨后集中栽植。王爱民说。
为保证成活率,永和县对新栽树苗呵护备至。1.5米左右的侧柏要带着30厘米左右的土丘一起栽植。栽下之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树根以保墒,同时在薄膜上打眼,以利于雨水渗透。填好了坑,再用石片覆盖保墒。
在一些陡峭石质山区种树,需要到五六公里外拉土填坑,被称为客土回填。为解决人工背土效率低下、劳累等问题,造林队员发明了用PVC管道输土的方法。为了解决树苗长距离跨山头担运难题,他们又创造了索道运苗的土办法。
近些年,通过采取综合技术手段,尽管土地极为瘠薄、干旱少雨,永和县新栽树木的成活率仍高达90%以上。
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天刚转暖,一支由30名土专家组成的经济林管护服务队就奔赴永和县的各红枣、核桃产区忙活开来。在南庄乡刘家圪崂村,队长孙锡峰带着7名队员正在给枣农做枣树拉枝、剪枝、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示范。他说:这种管理技术方面的示范,所需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每年示范面积达到四五千亩,伴随着经济林生长的各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提高果农的管护意识和技能。
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说,在造林绿化过程中,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林果富民的战略,要求生态林与经济林并重,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为此,永和县在营造生态林过程中,套种山桃、山杏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林木,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枣、核桃、苹果等经济林。县里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经济林管护方面的技术培训、示范,帮助果农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经济林渐渐成为永和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经测算,仅红枣种植就涉及全县1/3人口,正常年景人均红枣收入达1.5万元左右,在红枣种植区域内,红枣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高达70%以上。正常年景,每年枣树能收入五六万块钱,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专题讲座.pptx VIP
-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docx VIP
-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GB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B-T 17799.2-202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pdf VIP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6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doc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录.PDF VIP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