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答案:(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2)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重要语句: 一是结构上起重要作用; 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承载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思的语句。 理解重要语句的方法: 1、从关键词入手 2、分析修辞 3、在文中位置 4、和文本主旨的关系 5、上下文相邻语句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答案:(1)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 (2)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1)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 (2)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 (3)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 (4)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的和平的生活。 (5)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 22、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答案:(1)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 (2)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 (3)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4)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 知变化,寻对策 * * * * *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1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解析】B项,“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A项信息在第2段,C项信息在第5段,D项信息在最后一段。从历年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①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②偶然、必然有意混淆;③已然、未然有意混淆;④以偏概全⑤张冠李戴;⑥因果颠倒;⑦误划类别;⑧无中生有;⑨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解析】“‘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不当。《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性格元素的模糊性”并不缺失。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吃透原文,明确文本中所谈到的“性格模糊性”的内涵,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逐一衡量选项所列现象,得出答案。 【我的看法】本题属于《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不仅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兼顾考查考生对文学创作塑造人物性格规律的理解,非常综合。所设置的四个选项并不在原文之中,需要对原文观点和论述理解吸收后再做出判断,难度稍高。A项材料出自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名言,B项材料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籍著名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2.9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解析.ppt
- 2016-1(第一章绪论)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16项脊轩志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年度继续教育测试题(五)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讲诉.doc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讲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