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 而 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 而 何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1.用作疑问代词。 A、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B、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C、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 【而】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1.表并列,不译,也译“又”?。 2.表递进,并且、而且。 3.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 4.表转折。但是、却。 5.表假设。可如果、假如。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因果。因而 8.表目的。为了 连词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0.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11.【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2.【而后】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而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4.【既而】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9.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 10.通“如”:好像,如同。 11.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2.才,方才。 13.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4.不久,一会儿。 【何】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疑问代词。何+哉、也等语气词,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疑问代词。何+动词 译为“哪里、什么”。宾语前置句 3.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4.副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5.副词。表示程度深,译“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检查盘问。)《过秦论》 8.【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9.【奈何】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0.【何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7.通“呵”,喝问。 8.9.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 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10.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2.用作副词。 D、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E、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