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解读论文

经典文学解读 电 子 与 信 息 工 程 系 姓名:吴疆 班级: 软件10009班 学号:10060130908 经典小说《西游记》解读 内容提要】 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个性的整合与重塑。? 【关键词】?《西游记》?人格?修炼?人性?重塑  《西游记》作为文人创作神魔小说,与古代的中国神话和外国神话相比,其神话思维是自觉的,而不是朦胧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是文学的,而不是神话的。但它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寓言性质。因而,透过小说的神话外衣,挖掘其蕴涵的文化意义,即所寓之“言”,应是我们解读《西游记》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将文本切分为三个层面来解读。? 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是表层意义?   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故事的主体部分。所谓表层意义,是就取经过程而言的。由取经队伍组成人员的出身、经历、遭遇和结果等事件序列所构成的意义,是直接浮于故事表层一望即知的,也是故事直接明示的部分,故而将其视为文本的表层意义。?   首先,取经之于取经人而言,是一个由仙界——凡间——回归仙界的历程。这一历程,恰好画出一个起点与终点相重合的圆形图式:降落——出发——回归。这种图式在带有道教神话色彩的故事中,屡见不鲜。仙界之神因触犯天条而被贬谪人间,历经一番磨难后,又重返天界,再度成为仙界的一员。《西游记》对取经人物及过程的设计,是将一个原本佛教的故事道教化了。?   这一过程,用小说中惯用的语言来表述,是一个从“放心”到“归心”,从“有心”到“无心”,从“多心”到“一心”的“炼魔”的过程。这套术语,与晚明时期“心学”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故事在流传演变过程中受“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小说虽然讲的是一个西天取经的佛教故事,但在叙事中却同时使用了儒、释、道三套话语。?   对于取经人来说,取经之事既是一个灵魂的救赎过程,又是一个人格修炼的过程。取经队伍的一师三徒一马,本系神佛之界的人物,兹因误犯禁令而被贬落人间。玄奘原是佛界的金禅子,“只为无心听佛讲”而被打入尘凡;孙悟空则因大闹天宫而被压五行山下;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而遭贬;沙僧原本天上的卷帘大将,因“打破玉玻璃”而被贬流沙河;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触犯天条被贬鹰愁陡涧。他们均是蒙受菩萨的“劝化”、“戒行”而踏上西行之路的,所以取经对他们而言,便是一种“将功折罪”、“改邪归正”的灵魂自救行为,“了悟真如”、“顿开尘锁”的“务本”之道,跳出“性海流沙”,达到“浑无挂碍”的超越之路。只有历经这样的磨难与提升,方能达成“正果”。将此换成儒家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让他们“务必迁善改过,以底于至善而后已”。?  灵魂自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格修炼的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这一修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为苦志弘毅,一为去念正心。而这两个层面又可以一言以蔽之曰:苦行精神的锻造与发扬。因为任何宗教都倡导苦行主义,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抛弃凡俗,勇敢地面对痛苦,他才能出“类”拔萃;只有克制自己的本性,反向而行,才能超“凡”入“圣”。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甚至只有热爱痛苦,才能欣然履行他的各项责任,所以锻造这种“苦行精神”的最好途径是让他们遭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和痛苦。小说的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专门为此而设置的。   西天取经是一项救民水火的神圣使命和普度众生的崇高事业。它虽是以宗教的形式出场,而内在精神却深深契合着儒家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和意志力,彰显的是坚定不移的价值信仰、坚忍不拔的人格毅力和不改其志的理性自觉。而八十一难的设置,就是要让他们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受难考验中,做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最终树立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因为“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要“心性归正”,就首先必须“灭心中贼”,因为王阳明说过灭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为了制伏“心猿”,小说还设计一个紧箍咒来规范和约束他的行动,紧箍咒的真名是“定心真言”。做到所有这些,用儒家《大学》的话就是“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这是《西游记》的另一层意义。以孙悟空这一主体形象的塑造看,《西游记》中包含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第一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应当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所以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早期神话中,出现了像普罗米修斯和鲧这样命运极为相似、能量巨大却遭受个性屈辱和压抑的神祇。孙悟空的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