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

200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 说明: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卷首右方框内填写自己的座位号。 2.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卷面书写(4分) 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4分;书写整洁、清楚得2—3分;书写尚整洁得1分;乱涂乱画的、用涂改液的,不给卷面分。 一、文言文(第1~14题,共26分) (一)默写(第1-9题,每空1分,共13分) 1.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中的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上枢密韩太尉》(片断),完成第10一14题。(13分) ①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于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共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共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也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共文,而不自知也。 ② 橄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郊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万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现,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会、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仰观天子宫胡之壮与仓京府库城池苑面之富且大也面后知天下之巨丽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 致:____________ ② 称:____________ ③ 恃:____________ 12.句子翻译。(4分) ①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本文及所学过的课文,写出与文中“燕、赵问豪俊”相关的句子。(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用孟子和司马迁的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完成第15~20题。(15分) 心中的芦苇 张弛 ①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柬;在纤桥旁_____A______(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问挥之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