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孤独资料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刚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2014),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魔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13]2014年4月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14]。 蒋方舟解读马尔克斯:大师需要时代和体制去成全 大师需要时代和体制去成全,需要一群准大师去成全。不是你一夫当关地往前爬就可以爬到那山顶,而需要客观的成全。我意识到我永远不可能和马尔克斯在同一个山峰上,对我是很大的打击。 《百年孤独》 作者:蒋方舟,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读马尔克斯大约是八九岁时,第一本就是《百年孤独》。我那时几乎读所有的书,同期还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类,毫不避讳地说,当时读书写书完全是为虚荣,就是要读、要写一些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东西,让大家惊讶——这么小的孩子也能看懂这个! 据说《百年孤独》有一百多个版本,我读的是母亲年轻时读过的版本,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版本。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封面,是一个家族大约六七人坐在一起的画面。 当时没有完全读懂,但我能读出马尔克斯和我之前所有读过的作家都不一样。文字上和整个氛围上,我都很震撼。但有一个很大的困难,读得还是很辛苦的。那段时间我连续读了好多遍《百年孤独》,就觉得“哎!怎么会是这样”?其中有很多让我诧异的地方。 后来我还在不断重读《百年孤独》,它一直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因为许多情节我理解不了,也不太记得住,这种吸引力更多是语言上的,我从没看过这么好的语言。 但《百年孤独》并不是我最喜欢的马尔克斯作品。我最喜欢写南美独裁者玻利瓦尔的《迷宫里的将军》,中短篇《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他的作品,除了《绑架》没有看过,我几乎看过全部,包括他最新的回忆录。我的阅读习惯是,喜欢的作家,会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找来看。 政治性题材是所有小说中最难处理的题材,其中又属独裁者的部分最难写,而马尔克斯在这么不好写的题材上仍然那么轻巧,仍然那么轻盈地过关,这是我非常佩服的地方。记得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写过希特勒,梅勒也是很牛的一个作家,但就是和马尔克斯完全不在一个级别。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迷宫里的将军》比《百年孤独》更厉害。 对马尔克斯的感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是在读了他的传记之后。他那种对我来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东西,那种你永远只有张大嘴吃惊的东西,终于知道了来路。包括他的童年经历,他祖母给他讲的那些吓人的故事,上学时第一个让他震撼的作家,他当记者的经历等等。这些对我并没有解谜的快感,反而让他越来越精彩。组成他的东西越来越清晰,我也越来越了解是什么让他成为如今的他。 其实他最近那本回忆录在西方文学界得到的评价并不太好,但对我来说,这是他的一部分。我爱一个作家的态度就是:即使他坏,即使他疲软,即使他的风格有很大变化,如果我爱他,这是我爱的部分,甚至是我更爱的部分。 有些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写得不太好,就赶急赶慌地表示失望,表示这个人江郎才尽武功全失,但我不是这样。回忆录中,你可以看到晚年困扰马尔克斯的题材或说他摆脱不了的梦魇:老人、性、死亡。评论认为他不再那么轻盈了,但你看到他很困难地要过关、要挣脱束缚,看到他作为一个老头的挣扎,这仍然是我爱的一部分。困难、窘态,还是你爱的那个男人。他不再那么强大,不再像《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那么精彩计算,那么自信,他自己在变,但还挺好。关键是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