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题.ppt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⑤是________平 原,与该地种植同种 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地 域是______(①②③④) (1)三江 ④ (2)(3)我国已加入WTO,与 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 ,⑤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廉价 土地租金低 (3)③为_____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畜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消费市场广阔 四、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持续发展注意的问题 2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农业发展方向 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注意的事项 导致 生态环境退化 表现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强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威胁 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 坚 持 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等 3、采取措施: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2、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1)地形(图4.3) 地形类型 利用方式 西部 中部和 东北部 周围 高原 优质草场 平原 耕地 山地 林地 (2)土壤: 类型 分布区 特点 重要性 黑 土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 钙 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辽河平原 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3、社会、经济条件 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②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1)工业基础良好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便利的交通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发展外向型农业 ①东北地区农业规模高于全国水平 ②较好的生态条件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邻近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海陆空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日照充足,白天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地资源广阔,有高山积雪融水供灌溉,市场对绒棉的需求. 3.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充足,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4.四季如春,气候适宜花卉种植,国内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活动题P62 练习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③自然地域完整 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⑤生产部门齐全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A 2.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能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基地? ( ) A.商品粮基地 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 D.商品棉基地 D 3.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C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C 5.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A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热量 水分 3、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4、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