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8年8月
PAGE
PAGE#
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管理学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
课程性质
必修
总学时数及学分
51,3
周学时数
4
开设学期
2019-2020-1
先修课程
无
开课院(部)
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
编写依据
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
赵珂珂
编写时间
2019年制订
使用教材
《管理学》编写组.主编:陈传明,管理学(马工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参考资料
.苏勇,《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吉姆·柯林斯等,《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9年。
.纳西姆·塔勒布著,《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中信出版社,2014年。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本课程主要阐述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规律,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和方法,把握管理职能对于各种组织的重要作用,运用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管理理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能具体理解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方法,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掌握各种管理方法与管理实践的运用;具备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等。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培养学生用系统的、权变的观点和方法去应对各种具体管理问题。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素质培养的本质在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反复体会管理理论与操作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最终具备管理意识、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获得个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管理的经典理论、管理基本思维方式、管理者的素质及有效的管理方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管理道德、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创新等知识体系。。
2.课程教学要求
(1)“学中用,用中学”,即理论联系实际,一边学一边用;
(2)把握体系和重点,即学习过程中要把握管理学课程的理论体系、把握管
理学理论的演变历程和规律,把握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4)加强阅读、思考和练习,拓展视野、培养管理逻辑思维方式、巩固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点。
三、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一是总体介绍管理活动与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主要阐述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原则、职能等,管理学的性质、特征、内容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等;管理思想及理论发展,主要阐述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管理思想、西方近代早期管理思想,重点介绍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二是对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的分别阐述,包括管理目的、主体与客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管理的环境,有关决策管理、战略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激励、沟通管理、组织协调以及有关控制内容。三是综合对组织的创新管理、组织文化及其变革与发展等内容。
(二)难点
管理是什么;管理理论等学派的基本观点;计划的技术和方法;常见的组织结构;领导的一般理论;常用的控制方法;决策的程序以及决策的常用方法;组织变革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技巧和工具;沟通和激励的主要手段;危机管理的一些方法;创新与创新思维等。
四、课程考试形式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管理知识与管理活动案例讨论相结合。课后作业包括研读教材、阅读经典、案例和作业。课程考核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讨论、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及期末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考核标准:出勤和平时作业40%、期末考试60%。
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