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
范
标
准
强
制
性
条
文
汇
编
(电气专业)《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242-2011
4.3.2 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8.4.3 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于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1.1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11.2建筑高度为50m-100m或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1.3住宅应设照明供电系统
8.1.4每套住宅应在下列系统设置如下装置
供电系统的电能表
8.1.7下列设施不应布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公共空间内
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
电气设备
电缆沟的检查孔
8.7.3每套住宅应设置户配电箱,其电源总开关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气器。
8.7.4住宅套内安装在1.8m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8.7.5住宅的共用部位应设人工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光源、灯具及附件)和节能控制措施。
8.7.9当发生火警时,疏散通道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除或能从内部徒手开启出口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3.2.8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3.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4.3.5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该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4.7.3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4.9.1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9.2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7.4.2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7.5.2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PEN导体的电器。
7.6.2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7.6.4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
7.7.5对于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其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应大于5S。
(2)对于供电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不应大于0.4s。
11.1.7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11.2.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过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国际港口客运站。
(4)国家级计算机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5)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耗材SPD项目建设方案(纯方案,102页).docx VIP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docx VIP
- 建筑安全知识课件PPT.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_(课件).pptx VIP
- 高教版-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pdf VIP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Unit 1 The Pursuit of Dreams--Deaf DJ.pptx VIP
- 2019级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VIP
-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 .pdf VIP
- 云朵工厂阅读题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