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

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 姚利民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合规律性、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人们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研究和探索更好地教学,即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可以说,自教学活动诞生起,中外教育家即在研究和探索有效教学,并因此孕育、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教学思想,挖掘、整理中外教育家的有效教学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指导我国学校当前的有效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有效教学思想 中国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包含了有效教学的思想。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他还主张教学要实行启发式,举一反三,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二隅反,则不复也。”[1](P19)使学生“闻一以知十”[1](P19)。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学习,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显然关注了教学效率。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变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2](P94)他还认为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在他看来,理想的教学“有如时雨化之者”,所以他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2](P97)《学记》进一步总结并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1](P96)。明确指出:“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P97),“善教”即教学要有效,这可能是最早的有效教学思想。《学记》还通过论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善问者如攻坚木,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不善答问者反此”[1](P97)说明教与学要注意投入利产出的关系,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汉代董仲舒提出了教学“圣化”的思想,“圣”指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教学圣化指最好的教学。他说:“善为师者,既美其德,有慎其行,齐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弗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人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3]意思是,做好教师,既要提高思想品德,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及时施教,掌握教学内容的分量,快慢适度,对学生要考核督促而不使其感到苦恼,了解学生的活动,据性之所近,使取得成就,这样就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圣化,我取这种教学。这种教学圣化,可以说是对《学记》中有效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张载认为,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教之而不受,虽强告而无益”。[2](P375)又不可躐等,即“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傅此,谁将后倦此。”[2](P375)还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他说:“教人之难,必尽人材。观可及处,然后告之”。[2](P375)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教学。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他不同意“学,效也”的传统解释,认为学习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的自悟,即“学,觉也”。因此,他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启发学生“自悟”的授业过程,教学的一切措施和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4]。也就是说,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教育家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目标出发,认为教育要按照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使儿童自然的自由发展,因此,“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5](P578)为了贯彻他的崇尚自然、发展个性的教育原则,他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要“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而必须“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只有当学生有困难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教师才给以帮助。教师不应该“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而应该注意学生不同的特性,“遇有特别天才的,总宜施以特别的训练”。[6]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发展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关于“教:举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的思想[2](P395),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反对教和学的脱节现象,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由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应该一面教,一面学[5](P614—618)。他还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书,而在教学,培养学生做事——在实际生活中取得成

文档评论(0)

1974wangp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