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导学案 听听那冷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作者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2、熟读文本,疏通文本大意,夯实基础知识。
3、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熟读文本,疏通文本大意,夯实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结构
【学法指导】: 自读—质疑—讨论—领悟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后来呵
而现在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这是他的诗歌,他的散文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梳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料峭(???????)??罕见(????)??惊悸(????)???仓颉(????)?滂沱(???????)??空濛(????)???蠕动(????)??啮齿(????)???氤氲(?????)??? 岑寂(????) 幽黯(????) 羯鼓?(???)????
寒濑(??? ?)???杉柏(????)??沟壑(?????) 舐犊情深(????)?2.选出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 )A.淋漓????蠕动????琐屑????安慰濡慕????潇潇雨歇?B.?淅沥????万籁????苔藓????忐忑不安????惊心动魂?C.?霹雹????缭绕????咀嚼????冥思苦想????皑皑白雪?D.?惊蛰????铿锵????弥漫????蠢蠢欲动????沟壑纵横?
3.识别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萧条 滂沱 南柯
呼啸 磅礴 孟轲
春雨潇潇 诽谤 坎坷
吹箫 臂膀 苛捐杂税
暮霭 山居秋暝 寒濑
和蔼 死不瞑目 水獭
青霭 沉思冥想 天籁4.解释下列词语
①料峭:?②氤氲:?③?孺慕之情三、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填好空白处。
第一部分:(1)由雨季的开始,引发思念。( 引发思念)
第二部分:(2-14)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由 展开联想)
A(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关于“雨”的联想。(雨的文字)
B(5-10)从嗅、看角度写“雨”,抒发了思乡的愁绪。( )
C(11-14)从听的角度写“雨”,尽情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与思念。( )
第三部分:(15)听不到雨声的失落,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埋入心底,沉淀。(将雨的回忆沉淀)
四、合作探究
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地方的雨?这些地方的雨有什么特点?其中包含了什么情感?
作业:搜集古今中外写“雨”的诗歌或文章片段
高一语文导学案 听听那冷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2、体味作者对雨的描写和特殊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对雨的描写和特殊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法指导】: 自读—质疑—讨论—领悟
一、合作探究
1、划出文中作者“听雨”的词句,品味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