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苏教版选修.docVIP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苏教版选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苏教版选修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2、掌握吟诵这首诗歌的基本方法;在揣摩语言、理解主旨的过程中,获得诗歌鉴赏的启示。 3、体会、学习李白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文化人格。 【教法设计】  了解李白,解读“梦境”。教师的着力点在于创设情境,点拨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诵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不断深化理解;注重品味语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围绕中心组织讨论,发挥团体优势;教师掌握契机,适时介入,精要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流程安排】 一、预习提示 1、读准以下字音。 天姥 剡溪 瀛州 渌水 木屐 殷岩泉 颤栗 訇然 门扉 霓虹 悸 嗟叹 暝 2、理解加点字词的意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2)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3)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4)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5)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6)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7)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9)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10)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11)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12)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13)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3、借助各种资源,筛选整合信息,简要介绍李白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余光中有一首诗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首诗中写的是谁呢?(李白)他是诗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是酒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是剑客“十五好剑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关于李白,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对联颂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散发着独特人格魅力的一代诗仙,共同学习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 (三)诵读感知 1、指名学生诵读,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鸾  魂悸  长嗟 觉时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2)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3)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4)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5)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6)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7)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9)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10)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11)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12)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13)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2、让学生评说刚才诵读的同学读得如何,然后教师强调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