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梁惠王上知识点分析人教版选修
目录
前 言………………………………………………………………… 1
梁惠王上(凡七章)…………………………………………………… 1
梁惠王下(凡十六章)………………………………………………… 9
公孙丑上(凡九章)…………………………………………………… 19
公孙丑下(凡十四章)………………………………………………… 27
滕文公上(凡五章)…………………………………………………… 36
滕文公下(凡十章)…………………………………………………… 44
离娄上(凡二十八章)………………………………………………… 52
离娄下(凡三十三章)………………………………………………… 61
万章上(凡九章)……………………………………………………… 70
万章下(凡九章)……………………………………………………… 78
告子上(凡二十章)…………………………………………………… 86
告子下(凡十六章)…………………………………………………… 95
尽心上(凡四十六章)…………………………………………………104
尽心下(凡三十八章)…………………………………………………114
前 言
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著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这旷古未有的议论,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
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各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利义选择问题,永远存在。因此孟子的利义观影响深远,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恶”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这就是“反求诸己”。其实,人之初无所谓性善性恶,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恶的变化。性善虽是孟子的理论预设,但在分析人的实际道德状况时也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的“人格”论影响深远。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蓄积“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这些主张和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志士,诚如冯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不自由毋宁死》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9 说“木叶” 课件3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语文:《作为偶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案苏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苏教版).ppt
- 高中语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兵车行》等杜甫诗词课件苏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语文:《善于思辨 学习辨证分析》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语文学习中的自我评价》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 《影视文化》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走近文学大师》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走近文学大师》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影视文化》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 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之行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二化学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学案鲁科版选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