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1.古代书信体散文.docVIP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1.古代书信体散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尹师鲁第一书 欧阳修   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节选自《欧阳修集》)   【阅读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贶:赠送   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绐:欺骗   C.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戚戚:高兴   D.咽喉自出京愈矣  愈:痊愈   2.下列分析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欧阳修曾派老仆代表自己到汴梁河边送尹师鲁,而老仆却没有去,因此受到朋友的批评,作者在信中向友人表示了歉意。   B.作者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C.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朝廷重用奸臣的不满。   D.作者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表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   (2)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   (3)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知识链接】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四十岁时自号醉翁,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封开国公,谥文忠。   欧阳修不仅有古文的理论建设,更有丰富的创作成果。欧阳修的书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政治斗争相联系的政论性书信,如著名的《与高司谏书》,指斥谏官高若讷玩忽职守、虚伪奸诈的丑恶行径。全信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文笔顺畅,鞭辟入里,极具欧阳修政论文“郁勃”“鼓舞”之美。一类是与朋友或谈诗论文、或畅叙友情的书信,畅言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极具文论价值。畅叙友情的如《与尹师鲁书》,对尹师鲁因主持正义而遭贬深寄同情,文字婉转周密,感情真切动人。欧阳修为人所作的序、跋,往往在知人论世、谈诗问学之际,显示作者的真知灼见和深厚情感。它们既是文学评论,又是带有记事成分和浓重抒情色彩的散文作品,如《梅圣俞诗集序》《苏氏文集序》等。   写作背景:《与尹师鲁第一书》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年)秋。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又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原文前半部分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后半部分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表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杨恽报孙会宗书 杨 恽   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晻昧语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馀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