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拿来主义》教学课件人教版.pptVIP

高二语文《拿来主义》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拿来主义》教学课件人教版

拿来主义 送去 —— 主动送去,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送来 —— 被动接受, 没有选择, 大受其害 拿来 —— 主动挑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因果论证) 譬如 ——比喻论证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写作特点1: 运用形象概括,进行归纳推理 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性 闭关——抱残守缺(误国) 送去——取悦洋人(卖国) 拿来——批判吸收(利国) 写作特点2: 选取具体典型,取代抽象论述 节约文字,印象深刻 为三种对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画像: 孱头——愚弱无能 昏蛋——头脑发热 废物——失去自立能力 写作特点3: 就近取喻,说明复杂道理 突出本体特征,平实易懂 大宅子——整个文化遗产 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 写作特点4: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反语: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 鲁迅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者。 作品集简介: 1、小说集两部: 《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2、历史小说集: 《故事新编》(1922~1936) 4、散文诗集: 《野草》(1927) 3、散文集: 《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提》) 5、杂文集16部: 《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7):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 的主张。 3.(6~7):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抓关键字、词、句理解文章 的深层含义。 2、学习运用比喻说理法,化抽象为具体, 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二、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 来主义” 的主张的?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大宅子”实际指的是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 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2)、“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 中是怎样说理的? 一、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在前半部分 却多论述 “送去主义”,为什么?作者又是何 批判“送去主义”的? 分析课文 思考1: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 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__________,二是导致____________.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闭关主义 送古董 送梅兰芳 崇洋媚外 经济衰败 主权丧失 送古画新画 思考2: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2).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