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论习题

《德育论》课程练习题库单项选择狭义的德育专指 A.道德教育2.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3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B.政治教育 4.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B.政治教育的范畴5.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B。政治教育部门6.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C.道德教育 7.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B.鲁洁 8.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A.文化功能 9.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C.经济功能 10.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C.政治功能 11.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D.自然性功能12.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D.个体发展功能13.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 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D.个体享用性功能14.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A.超越性 15.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B.导向功能 16.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A.神学目的论 17.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B.个人中心目的论18.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C.社会中心目的论 19.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阿奎那 20.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B.卢梭 21.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涂尔干 22.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B.1993年 23.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C.1995年 24.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25.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26.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27.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A.凸显生活性 28.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目的上是A.凸显生活性 29.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内容上要C.取材于现实生活 30.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方式上应D.通过实际的生活31.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伊德 32.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柯尔伯格 33.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班杜拉 34.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A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35.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A.本我 36.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控制本我,但是以来自本我的能量为依托的是B.自我 37.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作为人格的象征、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部分的是C.超我 38.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B. “两难故事法”39.根据柯尔怕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1) 的儿童是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40.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2) 的儿童是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41.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3) 的儿童是 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42.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4) 的儿童是 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43.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行为主体的观察 44.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

文档评论(0)

1974wangp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