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⑴ 智能仪表 ⑵ 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例:微机控制的铣床、车床、自动点(验)钞机。 ⑶ 在实时控制中的应用 例:测控系统对过程控制参数进行测量、控制。 ⑷ 在分布式多机系统中的应用 ⑸ 家用电器 例:全自动洗衣机、热水器、电子游戏机。 温度、压力、流量、速度 1.4.6 单片机的应用 ?工业控制 数控车床 数控线切割机床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1.4.6 单片机的应用 智能仪器仪表 数字式测角仪 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位移传感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1.4.6 单片机的应用 家用电器 1、智能冰箱 2、智能饭煲 3、智能食品配料机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褒、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设备,都能见到单片机的身影。 1.4.6 单片机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 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 手机 电话机 程控交换机 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 列车无线通信 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 集群移动通信 无线电对讲机等 1.4.6 单片机的应用 医用设备 医用呼吸机 各种分析仪 监护仪 超声诊断设备 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电池分析仪 医用呼吸机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1.4.6 单片机的应用 军事 通常在这些电子系统的集中显示系统、动力监测控制系统、自动驾驭系统、通讯系统以及运行监视器(黑匣子)都会用到单片机技术。 1.4.6 单片机的应用 人工智能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器、感觉系统、行走系统、擒拿系统等节点构成的单机或多机网络系统。而其中的每一个小系统(如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系统)都是由单片机进行控制的。 1.4.6 单片机的应用 消费类电子产品 1.4.6 单片机的应用 * * *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目录 微型机基础知识 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 MCS-51指令系统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MCS-51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及中断系统 单片机系统扩展设计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接口 与MCS-51兼容的新型单片机 单片机应用系统研制方法 1.1 微处理器、微机和单片机的概念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简称up”):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但它是小型汁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部分。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简称微机,uC): 微机是具有完整运算及控制功能的计算机。 微机的组成 微处理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若干个寄存器组成。 接口适配器(即I/O接口): I/O设备与微处理器的连接端口; 存储器:是指微机内部的存储器(RAM,ROM,EPROM等) 单片机 = CPU + M + I/O 外部设备 地址总线 AB 微型计算机组成 DB 数据总线 CPU 微处理器 M 存储器 I/O 接口电路 控制总线CB 单板机与单片机 单板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将CPU、存储器、I/O接口及多片附加逻辑电路和简单的键盘/显示器组装在一块印制板上。 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 RAM和 ROM以及I/O接口、定 时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微机的分类及发展 第一代(1971~1973):4位和8位低档微机, 典型代表:4004微处理器 第二代(1974~1978):8位中高档微机, 典型代表:8008/8080/8085微处理器 第三代(1979~1982):16位微机, 典型代表:8086/8088/80186/80286微处理器 第四代(1983~1993):32位微机, 典型代表:80386/80486/pentium微处理器 第五代(1993年以后):64位微机 计算机中的数据单元 1.2 微型机模型的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C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