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武恐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武恐慌

* 音乐:A Day Without Rain 一战开始,毒气作为一种新式武器踏上战场。历经战争,它所代表的化武逐渐成为各国不敢触碰的“红线”。但“红线”之外,毒气成为恐怖分子和独裁政权的杀手锏,在一次次恐怖袭击和政府屠杀中让人们陷入恐慌。 2 30 毒气作为化学武器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4月22日,第二次伊普尔之役,德国用氯气攻击法国,随后两国各自研制新型毒气,芥子气、光气等粉墨登场。一战中至少有85000人死于化学武器制剂。图为1917年,法国前线,几名士兵带着防毒面具打桥牌。 一战结束后,美、英、法、德、日等国在1925年6月17日签订了《日内瓦议定书》,约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有毒武器,1929年中国也加入这项议定。但在二战中,日、德等国均违背议定书内容。图为1938年7月11日,美国,侯爵夫人Dowager教授修女们如何带防毒面具。 二战期间,日本大量使用毒气。为防报复,日本并未对西方国家使用有毒武器,但对中国毫不手软。武汉会战中,天皇多次允许使用毒气。图为1942年,日本东京的寺庙里,僧人们穿着防护服正在进行应对毒气攻击的演习。 德国人也在二战中积极研制毒气。二战打响前夕的1938年,沙林毒气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但二战期间德国并未将毒气投入战争用途(在毒气室中用于屠杀平民)。图为1942年,伦敦,一名美国军警带着防毒面具在街上巡逻。 1943年5月3日,美国水牛城,医务官约翰·伯格向 詹姆斯·罗基夫 人解释婴儿毒气过滤设备的使用方法。 毒气战如同核威慑,交战双方往往谁都不敢首先动手,惧怕遭到报复。图为1943年6月24日,美国某地,美国某兵工厂放置的瓦斯弹。罗斯福警告称如果轴心国使用毒气武器将遭到报复。 1950年2月14日,英国什罗普郡,小学女校长Sudul小姐教孩子们带防毒 面具。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五年,但出于冷战恐慌,这些教育依然在进行。 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对化学武器的控制都比较严格。但在局部战争中,各国偶尔会重新搬出化武。一直到20世纪8、90年代,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中都出现过化学武器。图为20世纪6、70年代,戴着防毒面具的男子。 10 30 1980年到1988年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多次发动化学武器袭击,其中就包括了塔崩、沙林等神经毒气和芥子气为主的糜烂性毒剂。这些化学武器造成了大约十万名伊朗人中毒,其中约一万人在没有接受治疗前就已经死亡。图为1987年2月,两伊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伊朗德黑兰医院内,毒气攻击的受害者。 11 30 沙林毒气是一种剧毒神经毒剂,通过过度刺激肌肉和重要器官影响神经系统产生致命效果。图为1988年,一群伊拉克库尔德人在鹿特丹法院前展示伊拉克政府手下的受害者。一名荷兰商人因帮助萨达姆制造化学武器而面临战争指控,被控共谋种族灭绝罪。 12 30 2008年7月5日,伊朗德黑兰西南部克尔曼沙阿省,一名伊拉克化学武器攻击的受害者。他的旁边站着他的妻子,身旁则是这些年用的氧气瓶和治疗药物。 2008年7月5日,伊朗德黑兰西南部克尔曼沙阿省, 横幅上面是伊拉克化学武器攻击下的受害者头像。 战争年代过后,毒气成为恐怖分子的杀手锏。1995年3月20日,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策划了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震惊世界。当天,多名恐怖分子在东京地下铁三条线路(千代田线、丸之内线、日比谷线)上散布沙林毒气,造成13人死亡,6300人受伤。图为东京霞关地铁站入口处,工作人员穿着特殊的防毒气服进行检查。 事发之前,奥姆真理教因涉嫌几宗凶杀案,因此面临被取缔的状况。因此教主麻原彰晃策划这一毒气事件,命令信徒于早上繁忙时间在地下铁列车散布沙林毒气,藉事件转移警方视线以逃避搜查。图为1995年3月25日,奥姆真理教的纽约总部,一名崇拜者坐在教主麻原彰晃的照片前。照片下边的板子上写着“要爱,不要杀戮”的箴言。 尽管沙林毒气事件发生于地铁高峰期,但万幸的是,真理教没有沙林毒气提纯设备,否则死者人数很可能达到百倍。这次攻击事件中,6000名伤者也大多数痊愈,只有少数人有后遗症。图为1995年4月19日,日本自卫队成员身着化学安全服防毒面具,进入横滨火车站。 1995年5月16日,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被认定为毒气事件等案件的嫌疑人而遭逮捕。2004年2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判处其死刑,但至今未执行。图为1995年5月16日,警察们排成人墙阻挡摄影师人群靠近押送麻原彰晃的警车。 麻原彰晃被抓获后,几名涉案人员曾长期潜逃。图为1995年7月14日,日本东京附近的浦安市,一名女孩站在通缉奥姆真理教人员的宣传板前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