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doc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摘 要 使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是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责任。根据长期工作体会从概念设计的观点出发,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措施。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环境类别和保护层厚度的确定等问题。 关键词: 概念设计; 结构设计; 计算参数; 荷载 ABSTRACT Applicable, economic, reasonable and make the structure safety is a structural engineers task and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long-term working experi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cep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aseismic measures. Combin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blem such as environmental categories and thickness of protective layer. Key Words:Concept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load 目 录 第一章 概念设计与结构构造 1 1.1概念设计 1 1.2结构设计 1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计算参数 1 第三章 荷载要准确 2 第四章 确定荷载及计算结果 3 第五章 环境类别与保护层的确定问题 3 第六章 结束语 3 参考文献 3 致 谢 4 概念设计与结构构造 1.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结构设计人员运用其材料性能、构件性能、连接构造、结构体系通过对所掌握的结构知识和实践经验,从宏观上决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但还不能计算。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在很多设计师仅仅依赖于程序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设计,不判断结果的正确性,不分析结构的合理性,以“算够了”为依据理由,忽略了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那就是概念设计。做好概念设计,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地理环境、施工技术、材料供应、设防类别确定结构类型。 (2)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各荷载的传递途径。 (3)清楚结构破坏的机制和过程,加强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 (4)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承载力和刚度在平面内及沿墙高度均匀分布,避免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 (5)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过早的混凝土剪切破坏,钢筋锚固滑移和混凝土压碎等脆性破坏。 (7)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可能性。 (8)预估和控制各类结构及构件塑性铰区可能出现的部位和范围。 1.2结构设计 结构体系是靠力学计算保证构件的承载力及变形,又靠构造措施将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结构体系,合理的构造能够保证构件的传力明确,保证在力的多次作用下能力的吸收和耗散,避免因部分构件破坏而使结构体系丧失承载能力及抗震能力,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耐久性。我国通过这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唐山地震所总结的经验教训,使得后来的试验研究都有了完整的结构构造措施。虽然认识在不断提高,概念设计在不断发展,结构设计除正确运用目前的构造措施,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充实和提高。 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计算参数 刚开始从事设计还不太清楚应该控制哪些参数才算满足规范的基本要求,规范的内容很多,一下全部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轴压比:主要控制竖向构件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6.3.6和6.4.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10J186-2010以下简称《高规》6.4.2和7.2.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以下简称《混规》第11.4.16条。 (2)剪重比:主要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表3.4.3-2第一行;《高规》3.5.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抗规》3.4.4-2条。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