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利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读书笔记解析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读书笔记
题 目 微利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专业名称 会 计 学
指导教师 王 龙 辉
职 称 副 教 授
班 级 会 计 111 班
学 号 20119920140
学生姓名 张 峻 豪
2015年 5 月25日
微利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读书笔记
文章来源:
[1] 刘浩文, 成都富豪首座酒店绩效管理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14 ; [2]邹坤宏, BZ公司薪酬体系研究与再设计.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5-24;
[3] 李伟, XX物业服务公司绩效管理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2-26;
[4] 肖婷, P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5-27;
[5] 田超, Ms饮品公司绩效管理优化探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8-12;
[6] 范健,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5-26;
[7] 刘淘, 四川XX酒楼绩效管理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0-23;
[8] 刘忠怀, C研究所科研部门岗位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2-12-04;
[9] 李彦, 重庆市邮政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9-07;
[10]井然,机构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 2014-01-28
[11] 金洁鑫, 新会计准则下的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2013-05-16;
[12] 周伟, 我国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2-24;
[13] 卿赟, 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 重庆工商大学 2014-10-24;
[14] 梁媛, 创业投资持股背景与企业盈余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8-26;
[15] 徐宽, 新会计准则颁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9-12;
[16] 徐曼丽,基于税收负担的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4-13;
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为了摆脱该困境,公司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本文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盈余管理与企业所得税税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盈余指标是一个重要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不但影响管理当局的报酬水平,也影响企业的形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甚至影响到生死存亡(如上市、增发、保牌、摘牌),因此,许多企业往往采取种种手段调节或控制会计盈余指标。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或者交易安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水平,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不仅仅是调增盈余,也可能调减盈余,达到收益平滑的目的。盈余管理往往要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财务报告成本是指由于公司未能达到合意的盈余目标而发生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上升、债务契约终止、政府管制加强等成本)与税务成本(税收成本是指由于管理当局操纵盈余、增加利润而导致的所得税税负增加)的权衡。为了摆脱该困境,上市公司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具体而言: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越高,盈余管理收益越低,则公司越没有积极性进行盈余管理,即所得税费用构成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所得税税负水平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其所得税税负的关系。
二、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
(一)盈余管理
1、盈余管理涵义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凭借其拥有的企业控制权,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通过对会计盈余的控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类型
(1)收益最大化。这种类型通常被用于管理人员为实现报酬和债务契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当公司管理当局期望从分红计划中获取更多报酬、或公司监控违反债务契约、或发行股票时,一般会做大盈余。当企业管理当局倾向于提高当期收益时,可能会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将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挂在递延资产账上,通过资产重组以获取巨额利润,与关联方之间的高价出售产品,低价收购材料等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等,都是上市公司为使收益最大化所采取的方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