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1.概括: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分类:①动物 ②植物 ③微生物
一.生物 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生物坱要摄入营养物质
③进行呼吸与排泄
④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分遗传变异现象
⑤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研究内容 : 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二.生物学 ②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④生物多样性
⑤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①克隆
②试管婴儿
三.生物科技成果 ③太空育种技术
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⑤生态农业
⑥杂交水稻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取镜和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对光三步骤 ②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计划脱氧核糖核酸状态从植 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1
一.显微镜的作用
1.牛破坏草原环境,蜣螂改善草原环境
2.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
①净化空气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吸附尘土
⑤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特点:①结构 ②生理 ③形态 ④行为
2.意义:利于生存适应环境,更好生存,繁衍
3.形式:①警戒色 ②保护色(生理) ③拟态
1.冬眠
2.候鸟迁徙
3.找食物
4.繁衍后代
1.一个特制的鱼缺
2.整个地球
1.非生物因素
↓↑(相互依赖影响)
3.生物因素
①动物——消费才
②植物——生产者
③微生物——分解者
1.观察
2.实验
3.测量
4.调查
①人工生态系统⑤
②自然生态系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按人为因素影响大小
2.按环境区别
①陆地生态系统①②⑤⑥
②湿地生态系统⑦⑧
③水域生态系统④
1.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①大气圈下层
②水圈全部
③岩石上层
1.失败原因: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其复杂,目前科技水平还无法建造一个稳定的生物圈
2.给我们的启示:地球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1.公式: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2.意义
①制造有机物,为地球上所有生物提供食物
②交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相对稳定
1.上下表皮
2.叶肉——叶肉细胞含有许多叶绿体
3.叶脉——
①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②筛管:运输有机物
①P60
②P61
1.缺磷——紫红色斑点
2.缺氧——叶黄,生长慢
3.缺钾——长不高,像火烧
1.土壤溶液浓度低小根内浓液浓度吸水
2.土壤溶液浓度高小根内浓液浓度失水
①成熟区——吸收
②伸长区——细胞生长
③分生区——细胞变多
④根完——保护根尖
1.
2.根毛作用:使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3.根吸水的进程
①相领细胞逐层渗透穿过
②沿着细胞间隙流动
①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提供能量
②无机物:水维生素、无机盐
1.一日三餐的目的: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分为
1.糖类:大米、小麦粉、土豆、苹果,香蕉
2.脂肪:花生、猪油、豆油
3.蛋白质:黄豆、牛肉、鸡、鲫鱼、鸡蛋
1.建造我们的身体
2.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
1.点燃以后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证明含有能量
2.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1.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比例:30%, 40%, 30%
2.青少年合理 膳食要求:①——⑤
3.主盒食、精细粮分别是:P81
①唾液腺肝胰腺肠腺
1.消化腺消化道
流入小肠
1.5-7米是消化道 最长部分
2.内有皱壁及绒毛绒毛
1.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①食物链通常由绿色植物开始的
②位于食物链中第2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①生产者:植物
②消费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性动物
①概念: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
②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能量流动
1.方向:由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1.目的: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
2.理论依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氧气可以助烧
3.分组
4.结论
①实验组:A与乙
②对照组:B与甲
①实验一:植物的呼吸过程释放二氧化碳
②实验一:植物的呼吸过程消耗氧气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年江苏省艺术类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模拟试题二.doc
-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件.pptx VIP
- 2025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VIP
-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关於博士生论着与作品评鉴的补充.PDF
- 2024年高级经济师《金融》三色笔记.pdf
- 2025年动物园工作饲养员岗位职业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doc
- 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3.0)安全体系-IDEA研究院.pdf VIP
- 关于有益菌种类.docx VIP
-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检查项目表、医用氧气供应源控制要求、呼吸气系统操作控制要求.pdf VIP
- 2024年初级快递员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库(附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