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总报告(1-24).
第一部分 总报告
目 录
1工程概况 1.1 沿线混凝土桥梁的环境条件 1.1.1 气象 1.1.2 水文 1.1.3 地质 1.2 温福铁路桥梁构造和环境类别 1.2.1 温福铁路桥梁构造类型 1.2.2 温福线桥梁环境类别 1.3 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服役寿命 2 主要研究报告及内容 2.1 主要研究报告 2.2 主要研究报告内容 2.2.1 分报告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 20
2.2.2 分报告之二——设计 21
2.2.3 分报告之三——施工技术细则 2.2.4 分报告之四——质量检测 2.2.5 分报告之五——试验研究 3 主要研究结论
1 工程概况
温福铁路线为我国第一条正式开工的高标准沿海铁路,线路全长298.38km,为国家I级铁路。温福线位于浙、闽东南沿海,沿线低山丘陵区、山间谷地区、滨海平原区相间分布。其中潘桥至苍南段地貌以滨海海积平原及低山丘陵区为主;苍南至福州段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间谷地相对平缓,多辟为耕地部分线路经过滨海滩涂地区。位置见图1。
1.1 沿线混凝土桥梁的环境条件
1.1.1 气象
温福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冬短夏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长,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骤降暴雨,洪潮汹涌。年平均气温16~18°C,极端最高气温39.1°C,极端最低气温-10.5°C。常年日照时数为1700小时至2000小时。无霜期为241~286天。常受台风侵袭,极端最大风速34m/s。台风暴雨不仅总量大,而且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1892mm。
2水文
温福铁路经过温瑞平原内涝区,跨飞云江、穿瑞平平原内涝区,再跨鳌江、穿萧江平原内涝区、经分水关进入福建省境内。跨过桐山溪,经过霞浦县进入福安市跨白马河,在宁德境内跨云淡门、铁基海湾及滩涂地区之后进入罗源县境内,在连江县跨鳌江之后与樟林车站接轨。温瑞平原、瑞平平原及萧江平原地势低,四周筑防海潮堤防。受台风暴雨和高潮水位顶托的影响,容易发生内涝灾害。飞云江特大桥、鳌江特大桥及白马河特大桥等桥址位于感潮河段,水位受径流与潮水位双重影响,洪水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桐山溪、百步溪、杯溪等河属于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流域坡面较陡,暴雨强度大,汇流时间短,相应洪峰大。田螺海湾、宁德铁基湾水位受海潮影响。
1.1.3 水文地质
1.1.3.1 沿线重点桥梁环境水成份
本线位于环境的主要桥梁有:飞云江特大桥、鳌江特大桥(浙)、白马河特大桥、云淡门1#特大桥、田螺大桥、宁德特大桥及飞鸾特大桥等桥址环境水腐蚀性评价如下:
(1)飞云江特大桥中心里程:DK025+352.84
依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附录F的表F.0.1,桥址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分析及评价见表1.1-1、表1.1-2:
表1.1-1 地表水腐蚀性分析评价表
序号 侵 蚀类 型 环境条件特征 判定项目 侵蚀程度 综合评价 地质条件 水质 判 定项 目 含 量 PH值 1 硫酸盐侵蚀 石膏地层 6.9~7.7 SO42-
(mg/L) 0.5~150 无 弱溶出型侵蚀 含盐地层 2 镁盐侵蚀 含镁盐渍土、盐湖、盐田、海水 Mg2+
(mg/L) 0.65~24.98 无 3 盐类结晶侵蚀 干旱地区盐渍土、碱土、滨海平原盐渍土 溶解盐类(g/L) 0.057~0.502 无 4 硫酸型酸性侵蚀 煤系地层、黑色地层、有色金属、矿田、矿脉 pH值 6.9~7.7 无 SO42-(mg/L) 0.5~150 无 5 溶出型侵蚀 富含有机质的淤泥和土壤,低矿化度河水和地下水 pH值 6.9~7.7 无 HCO3-
(mmol/L) 0.94~8.23 弱
表1.1-2 地下水腐蚀性分析评价表
序号 侵 蚀类 型 环境条件特征 判定项目 侵蚀程度 综合评价 地质条件 水质 判 定项 目 含量 PH值 1 硫酸盐侵蚀 石膏地层 7.1~7.6 SO42-
(mg/L) 2.5~20 无 弱溶出型侵蚀 含盐地层 2 镁盐侵蚀 含镁盐渍土、盐湖、盐田、海水 Mg2+
(mg/L) 1.08~64.22 无 3 盐类结晶侵蚀 干旱地区盐渍土、碱土、滨海平原盐渍土 溶解盐类(g/L) 0.059~0.51 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