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9)润滑系构造与检修.
授课题目(章、节)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与维修 授课类型 理论+实训 授课时间 8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润滑系的功用; 2.掌握润滑的方式; 3.了解润滑系的组成; 4.能分析典型车型的润滑油路。了解润滑系的常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掌握机油泵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曲轴箱通风的意义。
难点 1.常用的润滑方式;2.典型车型的润滑油路。.机油泵的结构特点; .曲轴箱通风的目的。掌握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与检验方法。掌握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与检验方法。? (A)理论教学内容和过程:
8.1 概述
1.作用:
发动机的润滑是由润滑系来实现的。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磨擦表面,减少零件的磨擦和磨损。流动的机油不仅可以清除磨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而且还可以冷却磨擦表面。气缸壁和活塞环上的油膜还能提高气缸的密封性。此外,机油还可以防止零件生锈。
润滑、密封、冷却、清洁
2.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
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因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及相对速度较大,需要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至磨擦面间隙中,方能形成油膜保证润滑。这种润滑方式称为压力润滑。
飞溅润滑
另一种润滑方式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称为飞溅润滑。这种方式可润滑裸露在外面的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等。在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如水泵及发电机的轴承,则只须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近年来在发动机上有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3.组成:
为使发动机得到必要的润滑,压力润滑系中必须具有为进行压力润滑和保证机油循环而建立足够油压的机油泵、贮存机油的容器(即利用曲轴箱下的油底壳贮油)、由润滑油管以及在发动机机体上加工出的一系列润滑油道组成的循环油路。油路中还必须有限制最高油压的装置—限压阀,它可以附于机油泵中,也可以单独设置。
4.黏度
世界上广泛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发动机油黏度分类法。从1911年首次制定发动机油SAE黏度分类以来,已经多次修订,目前执行的是SAEJ300-1987《发动机油黏度分类》(表8-1)。本分类标准 采用含字母W和不含字母W两组黏度系列,黏度等级号的划分,前者以最大低温黏度、最高边界泵温度以及100℃时的最小运动黏度划分,后者仅以100℃时的运动黏度划分。黏度等级以6个含字母W的低温黏度级号(0W、5W、10W、15W、20W、25W)和5个不含W的100℃运动黏度级号(20、30、40、50、60)表示。
发动机油SAE黏度分类
表8—1
SAE黏度等级 在相应温度下的最大黏度/Pa·s(MP·s), ℃ 最高边界泵送温度/ ℃ 最大稳定倾点 /℃ 100℃运动黏度
/(mm2·s-1)
最小 最大
0W 3.25(3250), -30 -35 3.8
5W 3.5(3500), -25 -30 -35 3.8
10W 3.5(3500), -20 -25 -30 4.1
15W 3.5(3500), -15 -20 5.6
20W 4.5(4500), -10 -15 5.6
25W 6.0(6000), -5 -10 9.3
20 5.6 <9.3
30 9.3 <12.5
40 12.5 <16.3
50 16.3 <21.9
60 21.9 <26.1
按SAE黏度分类的发动机油,还有单黏度级和多黏度级(稠化机油)之分。只要满足低温或高温一种黏度级要求的润滑油为单黏度润滑油。既能满足低温时的黏度级要求,又能满足高温时的黏度级要求的润滑油叫做多黏度级润滑油。它由低温黏度级号与高温年度级号组合来表示,以5W/30为例,这是一种多黏度级发动机油,在低温时使用符合SAE5W黏度级;在100℃运动黏度符合SAE30黏度级。
8.2 润滑系的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路方案大致相似,现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6100—1型发动机润滑系为例加以说明(图8—1)。在该润滑系中,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止推凸缘、正时齿轮和分电器传动轴等都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用飞溅润滑。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11经固定式集滤器14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这样可以防止大的机械杂质进到机油泵内,被机油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