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盛中国胡祖六收入最高的投行经理
国际资本中国飞人 简介 ?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出生中国内地,风华正茂时求学海外,顶着洋学位,在财富500强中搏击多年,拥有令人艳羡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人迎接全球化的努力中,他们以跨国企业中国代表的身份成就了自己,并成为这一巨大变革中的重要力量。 胡祖六,中国最英俊的经济学家,收入最高的投行经理之一。 几乎可以肯定,胡也是亚太穹宇中最繁忙的空中飞人之一。11月2日,在北京国贸大厦高盛北京总部,胡的办公室,《21世纪经济报道》与胡相约1个小时20分钟的采访被电话多次打断,面对记者能否延续20分钟采访的提议,胡说:很抱歉,我必须去赶飞机,无法改签,因为明天飞往第三地的机票也已经定好。 再次电话采访是11月8日午夜,那时,胡刚刚从香港飞到北京,采访结束时,已经是凌晨2点。 胡的繁忙经常展现在媒体上,自1997年他加盟高盛后,中国乃至亚太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会议,胡很少错过,而他的言论和文章常出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香港《凤凰卫视》和内地《财经》杂志上。胡繁忙的第二个原因是他的多重身份:高盛亚太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分析师,投资顾问,一些中国高层的宏观政策咨询专家,中央企业工委160家国企特大型企业老总的讲师等等。第一个忙在于话语权,第二个忙因是他用话语来衔接资本。 胡不愿评说他个人在高盛亚太的作用,但高盛肯定是世界十大投行在中国最成功的,中国电信、中石油、中国银行等战略性行业的第一次海外上市都是高盛推介的。 23年前,湖南湘阴县山里的少年胡祖六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今天的天空这样广阔。 哈佛里的苦读湘阴在湖南,湖南是中国近现代一个风起云涌的省份。 清末明初的郭松焘也是湘阴人,他给小时候的胡祖六留下了神秘感。据县志,郭早年海外留学,是中国人在英法公司里工作的第一人。他非常有远见,从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就断言日本将成为中国的大敌。郭可能为胡播下了今天生命轨迹的种子。 17岁时,胡的第一个机遇降临,那一年中国恢复高考,他说:当时不知道有经济学,那时科学救国很流行,于是他就报考了力学,天资聪颖的他一下高中清华大学。并在清华获得了工科硕士。 在北京开阔了眼界之后,胡逐渐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而当时中国非常匮乏。80年代中,中国向美国公派了几位留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就学美国哈佛大学。胡祖六从百里挑一的选秀中脱颖而出。那一班博士中,有一串当今中国经济学界响亮的名字,包括许成钢、李稻葵、樊钢、王一江等人。而如今已是世界银行顾问,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的王一江,在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所作的“走近曼昆的世界”的序中,也赞叹他的中国同学现在“享有盛名”。 与深受曼昆影响的王一江不同,胡虽然清晰地记得曼昆教他们博士班第一级的宏观经济,但他说自己的博士导师、哈佛校长劳伦斯·萨莫斯给他的教诲最大,他重点研究的是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无论是从自学方法、风格、理念均给胡祖六烙下很深印记。 萨莫斯是一个积极入世的经济学家,是典型的美国民主派精英。胡祖六说:导师曾经有一两个月没有来上课,那是作为经济顾问,帮民主党候选人、麻省州长杜卡克斯竞选美国总统,结果被老布什击败。萨莫斯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8年之后,他担任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并赢得竞选,后来他历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和部长。 在胡看来,枯燥的经济学很有意思,仿佛大而无当,却是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汇率和利率的计算也非常有趣。尽管如此,胡还是感到巨大的压力。首先是语言关非常难过,因为他以前学的是工科英语,而经济学对英语的要求特别高,不仅专业性强,而且要求非常能言善辩;其次是文化传统的障碍,当时从中国出来的他们是完全没有市场的概念。而同班的犹太学生有着语言的天然优势,加上感性的直觉非常好,给他们几个中国同学很大的压力。 “非常难得的是,我们几个都非常玩命,互相激励。”胡说,于是一场中国学生和犹太学生的竞赛展开,胡每天晚上都是两、三点,甚至四点睡觉,在夜晚的安静中揣摩数理模型,推导演绎,几乎从来没有吃过早饭。 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哈佛几大经济学家的弟子身份,博士毕业的胡已很自然地进入世界经济管理的核心圈子。 以高盛的名义回到中国1996年,瑞士达沃斯风景如画,非常美丽安详,一位33岁的中国人却感到非常寂寞。 那一年,年轻而英俊的经济学家胡祖六已经是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在此之前,1991年至1996年间,他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先后供职于亚太局、财政事务局和研究局,从事经济研究,参与对许多成员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磋商与技术援助工作。 在达沃斯期间,他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杰夫里·赛克斯一起用新的方法,针对全球化的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