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心理学课件课件
第一讲 主要内容(3学时)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研究对象 · 研究内容 · 学科性质 · 学科历史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 · 实践价值 第三节 心理学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向 · 研究方法 · 应用领域 · 发展展望 对心理学的常见误解 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 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二)个性心理 (三)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个性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 使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过程 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心理与环境 心理与教育 心理的正常与不正常 心理的矫治 心理的升华 健康与幸福的人生 四.心理学的学科历史 科学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 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 《物种起源》(1859)进化论(evolutionism) 生物的特征是数百万年长期进化的结果 物种之间的差异在于不同的遗传 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生存适应的结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德国生理学研究 缪勒(Muller, 1801-1858) 神经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霍兹(H.Helmholtz,1821—1894 )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研究 (三).心理科学的起源 冯特 (Wilhelm Wundt , 1832-1920)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华 生 (John B.Watson 1878-1958) 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从而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 - 1939) 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1902 -1987 ) 卡尔.罗杰斯的女儿(Natalle Rogers)女士也是国际著名的心理学专家。 马斯洛的入门弟子阿荣斯教授 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心理学家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 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 从众现象 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现象。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随大流”。 3.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4. 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6. 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