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版自动控制原理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该系统的给定值、被控制量和干扰量,并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二、求有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三、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1)位置误差系数,速度误差系数和加速度误差系数;
2)当参考输入为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某一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中为PID控制器,它的传递函数为,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闭环极点为和-100,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
五、已知某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的系统同时满足下列性能指标要求:?跟踪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0.1;?相位裕度为
六、已知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并依此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计算ξ=0.5时系统的动态性能。
作业题(二)
一、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输入信号为。要求系统输出响应的稳态误差为0,试确定Kd的值。
二、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回答:
1)G(s)=1时,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2)时,闭环系统的稳定条件是什么?
三、单位反馈控制系统,若要求:
(1)跟踪单位斜坡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2
(2)设该系统为三阶,其中一对复数闭环极点为1±j
求满足上述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
四、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请画出信号流图,并利用梅逊公式求取传递函数C(s)/R(s)
五、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应用根轨迹法分析开环放大倍数K对系统的影响,计算K=5时系统的性能。
作业题(三)
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一。要求:
(1)绘制系统的根轨迹草图;
(2)用根轨迹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g值的范围;
(3)用根轨迹法确定使系统的阶跃响应不出现超调的Kg的最大值。
图一
二、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判断系统稳定性并求相位裕量;
(2)求当系统有一延迟环节e-τs时,取何值才能使系统稳定;
(3)求当输入为1(t) 、t、t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三、控制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二。其中虚线表示校正前的,实线表示校正后的。求解:
(1)确定所用的是何种串联校正性质的校正,并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
(2)确定校正后系统临界稳定时的开环增益值;
(3)当开环增益K=1时,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幅值裕度。
图二
四、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三所示。要求:
(1)若使系统闭环极点配置在-5±j5处,求相应的K1、K2值;
(2)设计G1(s),使之在?r(t)单独作用下无稳态误差;
(3)设计G2(s),使之在?n(t)单独作用下无稳态误差。
图三
五、填空题:
(1)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为-1,闭环根轨迹起点为0,-2,-3。系统稳定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为( )。
(2)若要使二阶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25%,调节时间小于3.5s。闭环极点的位于( )。
(3)已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估算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为( )和响应峰值为( )。
(4)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使系统阶跃响应指标最高(阻尼系数=0.707),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
作业题(四)
一、液面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系统中的干扰量、被控制量及被控制对象,并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题一图
二、某无源网络如图所示,其输入量、输出量分别为u1(t)、u2(t)。试画出其方块图并运用梅逊公式求该网络的传递函数。
题二图
三、已知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若使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具有σp=16.3%,tp=1秒。试确定前置放大器的增益K及内反馈系数τ。
题三图
四、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写出其开环传递函数。
题四(1)图
2)控制系统开环极、零点分布如图所示。试画出其大致的根轨迹。
(a) (b)
题四(2)图
3)控制系统的开环Nyquist图如图所示(P为具有正实部的开环极点的个数)。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a) (b)
题四(3)图
五、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假设输入信号为。证明:通过适当地调节Ki的值,该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最新培训题库正确率百分之八十..doc
- 2014最新学年论文模版..doc
- 学校卫生现场检测常见项目及方法..docx
- 2014最具潜力企业评选..docx
- 2014最新最全女孩子英文名大全..doc
- 2014最新最全注税税法一课件讲义视频..doc
- 学校多媒体教室电教机房设计方案..doc
- 2014最新欧洲有机奶粉排行榜..doc
- 2014最新水利水电工程评定表..doc
- 2014最新监理规范表格范本..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