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25课时中国的气候.
第24~25课时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岛。
主要原因:南北纬度差异大冬季风的影响。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温度带及其分布
根据各地的积温不同我国从南到北划分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10℃积温 作物熟制 热带 海南省、台湾省南部、雷州半岛、西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以北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暖温带 辽宁南部至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以东、塔里木盆地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1600—3400℃ 一年一熟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1600℃ 一年一熟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 <2000℃ 一年一熟
降水分布
名称 内容 原因 影响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和雅鲁藏布江大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托克逊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的 降水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4.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大于800mm降蒸发量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大于400mm小于800毫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大于200mm小于400毫米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小于200mm降水量小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草原、荒漠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大致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在这条线东南部属于季风区能够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这条线西北受夏季风影响小或不受夏季风影响为非季风区。
.雨带的移动
我国季风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东部雨带的推移是夏季风的进退造成的。五月份雨带影响华南沿
海地区六月份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影响东北、华北地区九月份又回到华南沿海地区
7.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
(2)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
季风气候的主要影响:
季风与旱涝灾害:因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移动“失常”易产生旱涝灾害:夏季风势力强且在北方徘徊则会出现“南旱北涝”相反则“南涝北旱”。
季风气候与农作物的分布:东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季风与热量条件:冬夏季风强
(3)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原因是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部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冬季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低夏季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
我国的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
(1)寒潮:寒潮天气发生时间是冬半年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南部不受寒潮的影响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受寒潮影响。寒潮过境时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天气。
(2)梅雨:梅雨天气发生时间:夏初6月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阴雨绵绵天气。梅雨来临的早迟、持续时间的长短、雨量的多少都会影响到江淮流域的农业生产。
(3)台风:台风天气发生夏、秋季节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天气:狂风暴雨;作用是能够缓解旱情。
(4)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发生时间在春季影响西北、北方地区天气特点:大风沙尘能见度低。
(5)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
(6)气象灾害:气候灾害和灾害性天气统称为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沙尘暴、霜冻、旱灾、洪涝、低温、倒春寒等。
问题一: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S 【2023】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Units 移动式海上设备建造和入级规则。第5部分防火和安全。措施和特点.pdf
- 高栏港经济区荷包岛区域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计划表.docx VIP
- 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A证)复习试题附答案(一).docx
- 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方案.pptx
- 行业标准:T∕CEEIA B218-2012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1~4部分.pdf
- 2024新能源光伏风电数据采集技术标准.docx
- 2025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 字词 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违规行为分类标准.docx
- synopsys学习资料-xa_cck_ref.pdf
文档评论(0)